“封孝琰貪汙倒不算大事,只是此人恃才傲物,在政治上又毫無建樹,小才中肯,大才則有待商榷,何況封孝琰的妻子亦出身崔氏,與崔季舒乃是一家,崔季舒出言保他,恐怕也未必是出於什麼仗義執言呢。”
高緯微微頷首,道:
“一開始朕也幾乎要首肯,想要表揚一下崔季舒的忠直敢言,可回過頭來又發覺有些不對。很多詭計往往都潛藏在光明正大的理由之下,朕也是查過才知道他和崔季舒原來還有這一層關係,再一查,發現封孝琰這廝回鄉之後秉性不改,屢屢抨擊國政。”
“那崔季舒這般用心是什麼意思?要朕請一個與朕政見相左的人回來做官麼?他也需知現在是高熲變革發力的重要時期,朕這個時候踏錯一步,會不會給滿朝臣僚一種錯覺,讓他們以為,朕對高熲不滿、對高熲的變革改制也失去了信心,甚至讓他們以為,只要逼一逼朕,朕就會捨棄高熲?”
“當然,這也可能是朕的錯覺,或許崔季舒根本不是這個意思,也沒有什麼利益團體站在他背後搞陰謀算計,但不管怎麼樣,只要召封孝琰回朝可能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朕就絕不會準允。”
為君者,只要他還權力在握,他的周圍每天都會充(本章未完!
第三百八十章 還是得搞事
滿歡呼讚美、欺騙謠言、陰謀算計,一個不夠老練的君王往往就會被這些人騙得暈頭轉向。
高珩年紀到底還小,根本想不到這麼一些事里居然潛藏著那麼多彎彎繞繞,心中又是興奮又是忐忑。
高緯接著說道:
“還有前一件事,就暴露出你嬌生慣養、不諳世事,我問你,什麼樣的金盤銀盞修補一下要花五百貫?”
“朕自開工部以來,工部規矩,從來都是先估後領,銀錢估計得不合理,按理要有上官斥駁,可沒有人察覺到不對,自然也沒有人站出來質疑,這些人竟還裝模做樣的交還了朕十幾貫”皇帝氣笑了:“他們竟以為可以渾水摸魚,任意飾詞狡辯,簡直荒謬。”
“那父皇要追責到底嗎?”
“不用小題大做,你用這個來借題發揮又能鬥倒誰呢?你只需說,不日將往太廟拜祭祖宗,他們自然就會知道朕的意思,連夜把太廟上上下下都修繕好。”
保準他們一分錢都掙不著,還得搭錢進去。
跟我鬥?
與官僚們有著豐富鬥爭經驗的高緯自得往椅子上一靠。忽然想到,小事用來借題發揮當然發落不了什麼人,但如果是大事就不一樣了。
朝中的變革與反貪反腐往往是要雙管齊下的,反貪聲勢浩大,變革則潤物無聲,要得就是打官僚和利益集團們一個措手不及。
當他們自己頭頂上的官帽都岌岌可危,也就顧不上高熲在搞什麼名堂了。
高熲的變革改制現在遭到了很大阻力,就在於沒有更大的事情來轉移滿朝官員的注意力。
還是得搞事啊。
第三百八十章 還是得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