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只是稍微有些發福,頭髮依然茂密。
裴侍郎一顆心這才落下大半,就說嘛,他年紀輕輕的,謝頂?怎麼可能?
他長呼口氣,滿意地摸了摸頭頂,幾根頭髮無聲被薅下…
小裴侍郎的心理陰影高緯沒有興趣知道,他一到後殿自己的御書房,馬上指示內侍將近日以來發生的幾件小事篩選出來供太子翻閱。
“想要做一個明君,不但要有遠見卓識,還要洞察世事人心,一味寬仁博名是糊塗的表現。要保住你的權威,不致被貪官汙吏所矇蔽,你必須認真觀察官員們的每一個表現,深思他們每一個舉止,凡是察覺到有不(本章未完!
第三百八十章 還是得搞事
對的地方,大張旗鼓也好、潛移默化也罷,絕不要放過。”
高珩神態一下變得有些緊張,這又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考驗。小黃門很快將近日內發生,但皇帝還沒來得及回覆的奏章呈上,高緯一一翻看之後,從中挑出了兩本遞給太子。
第一本奏章是工部的奏報,說是為修理太廟使用的禮器和燈具,申領了五百貫錢,還剩下十幾貫錢,特來勾兌賬目。高珩擰著眉頭瞅了半天沒有瞅出什麼問題。
他自小含著金湯匙長大,母親是父皇的原配皇后,外祖家裡更是勢力龐大,一出生就被視為帝國的未來。高緯雖然厲行節儉,可架不住他母親和太后、宗長對高珩是千般寵愛,導致高珩對錢這種東西根本沒有概念,他不是吹牛,是真的對錢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一應的吃穿用度都是外面用錢也買不到的。
在他的印象裡,他每天耳邊聽到的都是幾十萬乃至幾百萬貫的事情,區區五百貫錢,對於家大業大的北齊太子還不是九牛一毛?
這件小事夾雜在幾十件大事之間,誰也想不到為什麼會引起父皇的注意。
高珩瞅了很久,還是覺得沒有什麼問題,高緯也不生氣,讓他翻翻下一本。
下一本就更簡單了,是中書侍郎崔季舒向皇帝舉薦了一個叫封孝琰的人脫罪,據說此人文筆瑰麗、為人清正,有古名士之風,此前犯罪其實沒有什麼大過,丟冠去職實在懲罰過重了。
封孝琰什麼人高珩不清楚,但崔季舒他是曉得的,“毆帝三拳”的主角嘛,是他大伯二伯的忠實馬仔,專門負責監視孝靜帝元善見的一舉一動,稱得上忠臣、老臣了。
一般這樣的老臣開口求這樣的小事,皇帝很難不給面子,他剛要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瞥見父皇的臉色卻又有些遲疑。略一思索,馬上道:
“我想看看封孝琰的卷宗。”
高緯的嚴格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
小黃門連忙下去,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關於封孝琰的卷宗便被呈上,其人生平、履歷、榮譽、人生汙點、乃至上上下下一應的人際關係,都被記錄得一清二楚。
此人出身渤海蓨縣封氏,世家大族的傾力培養之下,才華當然是不缺的,但性格太過狷介輕薄,在官場上人緣一向不好,最後因為貪汙的罪名被貶斥歸家…
但父皇連祖珽這種好名利、財帛的人都能任為宰相,又怎麼會對封孝琰犯的那點小事耿耿於懷?
高珩按捺下心中的急切,耐心往下看,大致梳理了一遍之後,他大概清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以一種不確定的口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