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齊帝業> 第三百六十九章宰相亦有差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九章宰相亦有差距 (2 / 3)

“如前魏所見,前魏遷都洛陽,但數十萬部眾依然戍守六鎮,然而原本應該運輸到六鎮的錢糧和物資,卻因為和南朝的長期對峙與崇佛風尚大量靡費,戎馬兵甲,十闕其八!導致六鎮不但無力整頓軍備,到了後來連普通鎮民的生存也無法保證了。”

“前魏不能保證六鎮百姓及北邊各部的生計,卻頻頻要求六鎮自發整軍備武抵禦柔然的寇邊,到後來,直接徵發了六鎮民夫修築大規模城防,這些非但沒有一勞永逸,反而讓邊民更加疲敝,讓六鎮百姓和各部子民與朝廷更加離心。這是惡性迴圈!”

高緯點點頭,道:

“朕又何嘗不知呢?可朝廷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拿得出錢來,沒有錢糧物資,萬事難行,就算是北地那些一向對朕畢恭畢敬的各部首領,一旦朕拿不出實實在在的好處,短時間內他們害怕大齊的武力,不敢有所怨言,時間一長,也是必定要和朝廷分道揚鑣的。”

沒有永遠的忠臣孝子,只有永遠的利益,要麼提著鋒利的刀把子,要麼拿出實實在在的好處,不然人家憑什麼投靠於你?

就算是皇帝,一個給不了人功名利祿的皇帝,還會有人把他當回事嗎?

財政民生永遠都是天大的問題,所以高緯一向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出現了邊患,那也不過是外傷,一旦財政出現了問題,那才叫要命。因為財政出現了問題,往往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

譬如大明,那就是其中典範。

中原腹地爛成了一鍋粥,邊境被後金打成了篩子,江南之地的土豪劣紳們卻依然醉生夢死,被讀書人們猛烈抨擊廠衛治國的大明皇帝居然連稅都收不上來。

這也是讓人好氣又好笑的冷笑話了。

因為沒錢,

官員們以收復失地的名義將那些倉促組織起來的老弱病殘去遼東送死,反手又以收復遼東的名義向百姓徵稅,此際天災不斷,百姓得到的收成連果腹都勉強,那裡能負擔起如此沉重的賦稅?他們往往只能賣兒賣女、典田度日,這個時候,和官員們勾結好的土豪劣紳們早就在一邊張網以待了……

多虧了大明君臣的神助攻,在史上諸多反賊中怎麼看都平平無奇的李自成一路順風順水,勢力像滾雪球一樣壯大。

封建王朝之間的更替,永遠也擺脫不了這個規律。

沒錢你憑什麼讓人家為了你的江山去死?

想到這裡,高緯傷腦筋地詢問:“卿傢什麼良策呢?”

“臣愚鈍,雖然沒有這個本事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但臣有信心為朝廷減小這個負擔。”虞慶則神采奕奕,“臣以為,朝廷應該裁軍,留其精銳,並加大邊鎮的人口遷入,鼓勵他們從事生產,如此,能使物資錢糧朝著各鎮集中,為朝廷控制軍資物資提供便利。”

“臣還敢斷言,如果朝廷的邊鎮都能這麼做,給臣二十年時間,臣就能逐步讓燕北各鎮做到自給自足,有了錢,朝廷就更有餘力去拉攏草原各部,從吃穿用度的方方面面影響他們,積年累月下來,他們必然會對大齊產生歸屬感,真正成為大齊的子民!”

高緯一時間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雖然虞慶則畫的餅又大又圓,看起來操作性也很強,這個建議那裡都好,就是太費錢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