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樓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惟《紅樓夢》如此,世間的許多事體,大概都是這般。
魯迅先生關於《紅樓夢》的那段名言,毋須再引,恐有濫溢之嫌。《紅樓夢》的人物評論,薛寶釵與林黛玉向來是兩大焦點。
近來,網上有人命一題為《娶妻當娶林黛玉》。我想,這是一種態度和看法,其中必有支撐命題立意者立足的觀點。
那麼,由此而推想,擁釵派的一眾粉絲們,《娶妻當娶薛寶釵》的論調大約早已定型,或許只是秘而不宣,或許僅僅引而未發,或許因為我未曾瞧見而已。
說到這裡,大約會有人問:關於釵黛,筆者的觀點如何?我想,我或許只會笑而不答吧。
實在要有一個結果,無結果不罷休的話,我只能說:娶妻當娶林黛玉。
既然已經心中有數,為何先要笑而不答呢?佛家有言:不可說,不可說!
為什麼不可說,大概是因為我覺得,說了便是錯。權且勿論別的,就我這鄉下人的身家,門不當戶不對,
“當娶”寶黛哪一個肯定都是痴人說夢而已!即便是真可以二者娶其一,結果必然是引起未娶一派的非笑與嘲諷,或者非議與謾罵。
這是中式幫派遺毒的浸染,怪不得任何自然不自然而捲入其中的人。說到門不當戶不對,其實,這在邏輯上已經有了悖謬。
雖然明知這樣,為什麼還要這麼說,就是因為一些胡攪蠻纏的人,會在邏輯混亂的情況下,見佛殺佛,欺祖滅上,讓你得到一個秀才遇見兵的尷尬場面。
所以,必須先做宣告,釵黛作為小說中的人物,因為作者成功地塑造,她們二人是作為虛擬的偶像而存在於讀者心目中的。
既然小說是所謂的
“假語村言”,可以在深宮大院中被束之高閣,也可以在窮鄉僻壤中見諸案頭;可以供大人先生們研讀,也可以讓販夫走卒們歡哇……那麼,小說中的人物、小說所塑造的偶像,便可以人人捧為己有。
按照這種觀點來說,在精神層面上,作為偶像而存在的小說人物,只要是讀過小說的人,都可以對這些人物做種種想,種種非想,種種非非想。
無論是誰,不管是豪門公子哥,還是鄉下種田人;不管是白髮蒼蒼的老翁,還是風度翩翩的少年;不管是文人雅士,還是粗人鄙夫……只要他讀過《紅樓夢》,只要他還有婚娶之想,都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這部小說的人物作為偶像、或者標尺。
當然,他完全可以在釵黛之中二擇其一。當然,他也儘可以選擇鳳、平、探、襲……從這個層次來講,誰也不能,當然也沒有道理,在這個時候用門當戶對、用年齡、甚至身高等等的現實條件去咽任何的讀者。
在娶妻當娶誰的前提下,我先表達一個天下很多男人的心聲。如果條件許可,也是在那個可以妻妾成群的社會環境下,有釵黛如此這般的兩個可人兒,你要問男人們娶妻當娶誰,我想,大多數男人的回答必然是:果真有這等美事,最好是兩個我都要。
或者,要一個,但是,這一個是綜合了釵黛所有美德和優點的合體。看客們注意了。
我說的是
“很多男人”,而不是
“所有男人”。必須澄清一下,這很多男人中,必然不包括我。倒不是因為我自命清高,也不是因為我沒有飲食男女的
“人慾”;而是因為:我已經說過了,在不選無法善罷甘休的情況下,我必選林黛玉,這是作為選擇題的單選答案,此其一。
其二,我還選林黛玉。因為,就我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遵循我行世的原則,我必選林黛玉。
其三,我仍然選林黛玉。就小說本身而言,我的確喜歡她。先把結論放在這邊,能不能站得住腳,且不需放在心上。
我還是慢慢說來。我向來不喜歡人云亦云、隨眾俯仰的作為。既然今天在做釵黛之辨,我當然也需要說出個自以為是的理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