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苗傅宣趙構罪責 薛永中費秀毒箭
話說費秀千刀萬剮了孫立,將孫立、穆氏兩顆腦袋祭奠了費推。軍士將此事報入大將軍府中,苗傅頓時火冒三丈,叫人去捉了費秀來。費秀這婆娘,早有異心,今擅自斬殺大將,苗傅如何忍得!可是,轉念一想,此用人之際,他豈可再斬大將!旋即強壓怒火,叫住了去的人。苗傅只叫費秀交出孫立頭顱,吩咐下人去將孫立屍身收殮,拉去城外墳場安葬了。這事糊里糊塗了了。
回頭說韓真彥,自回到紅菇峽,吵鬧要去投軍,說道:“韓亮弟弟做得先鋒官,我卻做不得!”韓存保拗不過,只得準了。次日,韓真彥跨了腰刀,拈一枝方天畫戟,騎一匹馬,隨了韓亮,去投武勝軍。出了山,韓真彥道:“兄弟且先回武勝軍,待我去取了投名狀,就跟了來。”韓亮道:“哥哥這等本事,何須甚麼投名狀!”韓真彥道:“我不送投名狀,怎麼顯得我的本事?”韓亮道:“哥哥要取何投名狀?”韓真彥道:“看我去捉了王世修,權作投名狀。”韓亮嚇一跳,急忙道:“要去一起去,打殺起來有個幫手。”韓真彥道:“你要去時,王世修須得留與我!”兩個人一同望王世修回程路上,選個道路狹窄處伏了。見費秀領了前軍過來,兩個人並不動手。及見王世修、唐琳領了中軍到來,兩個人衝下山,韓真彥捉了王世修,韓亮殺死唐琳。赤心軍軍士撲上來時,韓亮搠翻了幾個,護著韓真彥,跑回了山上。兩個人騎上馬,快馬加鞭,望梅子崗疾馳而去。
到了梅子崗,進入大帳,韓真彥獻上王世修,韓亮獻上唐琳人頭。韓世忠、梁紅玉見韓亮歸來,喜極而泣。韓世忠傳令,將王世修押入囚車,著盛端看守。叫記了韓真彥、韓亮功勞。韓真彥請為先鋒官。韓世忠壯其勇,即令韓真彥為先鋒官。
隔日,花逢春來投,獻上鮑家寶人頭,韓世忠叫記了功勞。梁紅玉見了花逢春,心中喜歡,說道:“誒呀,這小孩長得太好看了!”見花逢春長得好,伶牙俐齒,又識禮數,便拉了花逢春,認作乾兒子。韓世忠見狀,取出劉正彥寶刀,贈與花逢春。花逢春接過寶刀,伏地叩頭,拜謝了乾爹。
櫻桃樂顛顛的,笑咧了嘴。不僅韓亮哥哥歸來,更新來兩個俊俏哥哥。櫻桃與花逢春同齡,比了生辰八字,櫻桃喚為花哥哥。她喜歡三個哥哥,三個都喜歡。這日,櫻桃正與花哥哥說話,卻聽見鼓聲陣陣響。韓世忠擂鼓聚將,商議進軍崇安城。
韓世忠傳下將令:韓真彥為先鋒官,領五百馬軍;沈迪為馬軍左軍統制,領五百馬軍;薛永為馬軍右軍統制,領五百馬軍;張翼為步軍左軍統制,領步軍一千五百;莫遜為步軍右軍統制,領步軍一千五百;韓世忠為中軍主將,孫世詢、韓亮、嚴允、歐陽川為副將,領一千馬軍;梁紅玉為後軍主將,花逢春、沈櫻桃為副將,領五百馬軍;連楠為糧草輜重押運主官,盛端為副官,兩個人押送糧草輜重與王世修囚車。韓世忠共領馬步軍六千人馬,浩浩蕩蕩殺向崇安城。
急旋風韓真彥領兵先到,卻見崇安城門緊閉,城外竟無一人,甚是空曠寂寥。韓真彥擺開陣勢,令軍士大聲罵陣,城牆上卻消無聲息,無人應答。韓世忠領中軍到來,見狀傳令後退,在北門前,五里地外,紮下營寨。
天黑下來時,孫世詢叫上薛永,領了二百個軍士,繞城一週,檢視城防,思謀破城之策。行至西門,卻被城牆上費秀看見。費秀取出弓,搭上毒箭,喝道:“你這夥盜賊,怎敢來我這裡,窺探我城池。聽說我毒箭手費秀的名字麼?教你看我神箭!”說言未了,“嗖”的一箭射出。
卻說薛永自殺了樊瑞,鬱鬱寡歡,夜夜夢見朱武來責。薛永人在馬上,神情恍惚,忽見有箭射來,來不及躲避,只得伸手去擋。只聽“噗”的一聲,箭枝穿透了左手掌,薛永翻身落下馬來。薛永吃疼,從地上坐起,聽得是費秀射的毒箭,心頭猛地一個激靈,想起石仁中了費秀之箭毒發身亡,便不猶豫,拔出彎刀,口中道:“此報應也!我殺了樊瑞,卻要失了手臂,上天來懲罰我了。”揮刀砍向左手手臂。薛永大叫一聲,昏死過去。孫世詢急叫軍士救起薛永,一眾人慌忙趕回營地。
韓世忠見薛永折了半條手臂,急叫軍中醫者包紮,抬入糧草輜重隊中,著盛端看護。另叫韓亮頂替薛永,任馬軍右軍統制。沈迪聽聞薛永斷臂,叫了櫻桃一同來看,花逢春也跟了來。櫻桃掉了眼淚,哭得似一個淚人。薛永醒來,第一次見櫻桃哭了,反倒安慰起她來,說道:“只折一臂爾,無礙!有道是,一報還一報,我殺了樊瑞兄弟,卻因此失了一臂。此乃天意也。”櫻桃哭道:“是我負累了師父!我叫師父一同殺樊瑞,卻負累師父折了一臂。”花逢春在旁道:“薛永叔叔,明日我與那費秀比箭,看我殺了那臭婆娘!”
天微明時,城門突然大來,只見苗翊領了二百馬軍,跑到武勝軍營地前,望營地裡放箭,足足放了五六百枝箭。那箭均無箭矢,箭枝上卷有一張紙,上面印了《苗傅宣趙構罪責書》。放了箭,苗翊領軍便走,回了城,關閉大門。武勝軍一陣忙亂,卻又突然安靜下來。軍士撿了一枝箭,交與韓世忠。
韓世忠展開紙,看《苗傅宣趙構罪責書》,嚇得渾身冒冷汗!苗傅究竟寫些甚麼,竟叫韓世忠嚇出一身冷汗?但見苗傅言:
自太祖以來,大宋重文抑武,兵力羸弱,奸臣當道,朝綱混亂,致使西夏、遼國、金國蠶食國境,直至靖康之禍,金兵南下,虜去二帝。及趙構即位,偏安江南。吾觀趙構,罪責有五:
其一,帝位來路不正。趙構乃逆賊張邦昌,假孟太后之名所立,非正統也。此趙構罪責一。
其二,貪戀帝位,偏安江南。吾曾力勸趙構,遷都建康,以圖收復故土,迎取徽欽二帝,卻遭拒。究其因,若二帝回,趙構帝位不保也。此趙構罪責二。
其三,寵溺奸佞,混亂朝綱。趙構寵溺權臣王淵、宦官康履,然王淵驕奢淫逸、搜刮民脂、聚斂錢財,康履作威作福、強佔民宅、草菅人命。這般亂政,終激民變。吾與劉正彥起事,乃為民請命耳。此趙構罪責三。
其四,冷酷無情,殘害親子。趙構復位,明則復明受帝為太子,實則打入冷宮,以致明受帝驚恐駕崩。明受帝,趙構之子也,卻慘遭其父恐嚇而亡。趙構之冷酷兇殘可見一斑。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趙構之毒勝於猛虎!此趙構罪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