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和里正,蔡郎中都驚訝於縣令夫人怎麼會帶著孩子來蔡家拜年,但驚訝歸驚訝,三人沒有多問,心中猜測大概是蔡齊榮的關係,飯桌上,孫夫人也沒主動提起自己是因為蔡紫君替孩子解毒的事,因為孩子中毒的事不簡單,關係到家醜。
她沒提起,蔡紫君家人也不知情,蔡紫君也更不會提,蔡紫君不多說,知情的蔡齊富和蔡齊貴兄弟二人也閉口不談,所以,沒有人知道孫夫人是帶著孩子上門向蔡紫君道謝的,蔡郎中也就不知道蔡紫君用醫術救人的事,否則,以他對蔡紫君的瞭解,心中定會對蔡紫君存疑的,畢竟蔡紫君當時救人心急,沒有掩飾自己的醫術,自己學醫天賦高的說辭,能騙騙家人,卻騙不了蔡叔的。
飯桌上,大家討論得最多的是菜的味道和新奇的菜式,族長和里正,孫夫人都出口誇讚不已,直說比縣城美味閣菜的味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孫夫人是吃過美味閣的菜的,她沒想到那些菜式是蔡紫君教給美味閣的,還以為小姑娘不顯山不露水的去過美味閣吃飯,還將那時的菜式的燒法學會了,在心中不由得又感嘆小姑娘就是聰明。
晌午飯後,孫夫人便帶著下人和小銘軒離開了,離開時,小銘軒一臉的不捨,扒拉著蔡紫君的大腿不放,不想離開蔡家,最後還是蔡紫君好言好語的哄他,答應他,等過些時日去縣城時會去看他,他才噘著嘴離開了。
里正和族長,蔡郎中也都在孫夫人離開後,也起身離開了,臨走時,族長和里正兩個還一直誇獎蔡紫君,說她廚藝好,里正甚至說,要是他愛華玉的廚藝有她一半好,他就知足了,是蔡華玉被她娘養得太嬌氣了,除了女紅,其他的都不會,說完還無奈的搖搖頭才離開。
等所有客人離開後,蔡紫君當著家人的面將孫夫人拿來的禮物一一的拆開了,首飾裡有一對翠綠的水頭極好的玉鐲子,甚是貴重,估計市面上要五百兩左右才對買到,這一對玉鐲子蔡紫君沒給任何人,自己留下了,除了鐲子外,另外有一根金簪子和一對金耳墜,蔡紫君給了李氏,讓她收好。
除了首飾外,還有一個木盒子,盒子裡裝著一百兩紋銀,現銀和首飾加起來,就有好幾百兩,看得蔡家人皆吸了口冷氣。
“么妹,你是怎麼認識孫夫人一家的?她又為何送了這麼多貴重的東西給你?”蔡齊榮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能認識縣令一家,對於自己來說太有利了。
蔡紫君大概猜到了自家大哥的心思,從銀兩上抬起眼看向他,然後又掃了家人一眼,認真道:“我可以解釋的是我用醫術救了孫小公子,但是是怎麼樣的救了他,他又得了什麼病,我卻不能告訴你們,你們也不要好奇去打探,因為,這事孫縣令和孫夫人他們也不想同外人說道,今日,孫夫人只說報我的救命之恩,卻絕口不提為什麼救了,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是為了什麼吧?”
蔡齊榮一愣,他沒有想那麼多,只一門心思在心中想攀上孫縣令,攀上交情,如今妹妹一提,他倒是想起來了,孫夫人的確閉口不提為什麼妹妹救了她的兒子。
大戶人家秘密多,他這個一心想走仕途的人,一個考上秀才的人,竟然觀察不夠仔細,不如妹妹,那可是官場中的大忌,一想到這,蔡齊榮背後都出了一層冷汗。
“大家都聽到么妹說的了,這事兒大家少說少議論,么妹救了那孩子,孫夫人送了這麼些好東西上門感謝,也算是與我們家恩情兩清,所以,大家不要想些有的沒的,一縣夫人的交情不是那麼好攀的。”李氏看向一家人說道。
“是,娘,我們知道了!”眾人立即先後應聲。
“娘說得對,大家聽孃的就是了。”蔡紫君隨後加了句,她不是挾恩以報的人。
“娘,還有那些肉和布匹什麼的,你也收著吧,布匹我看了,一匹細棉布家人裁剪做衣裳穿正好,至於那絲綢的那一匹,留著吧,有用的時候再用。”蔡紫君再看了桌上的點心和豬肉,雞蛋,還有布匹道。
“好,布,首飾,銀兩我先收著了,豬肉和雞蛋,三媳婦,你拿到廚房裡去收好。”
“好。”
到了此時,蔡家一家人都不得不相信那遊方和尚的話了,確定蔡紫君就是他們家的福星,以前是時間未到,現在時間到了,么妹的大劫過了,開了竅,都成家中的招財童女了。
從年前家中被老三敗得一點存銀都沒有,到年後,存了十兩銀子多點,又給了王二麻子,這十兩銀子上午剛剛給了王二麻子,眾人還在感嘆,家中的存銀又沒了時,這一下子就是百兩存銀入了戶,甚至是還有值錢的首飾和布匹,吃的食物。
蔡紫君也不管家人是怎麼想她的,李氏收拾好東西后,她就走了,現在對於她來說,第一要務就是減肥,所以,她把從蔡郎中家拿回來的草藥拿去了廚房,生了爐火,熬藥。
次日一早,蔡紫君就起來了,穿著寬鬆的衣裳走出了家門,迎著寒風在桃藥村前的泥鰍河邊開始跑起了步。
減肥其實就是少吃,再加上合理的運動,再用自己的藥調理體質,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她一定會瘦下來的,雖然瘦不成一道閃電,但一定要是標準體重,不能像現在這般,痴肥不說, 一走路, 一干活就會喘,嚴重的影響到了生活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