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周大清的提醒,戎兒還真就打算把馬丫寫的字帖上交給先生了。
周大清說:“戎哥,你要是把馬丫寫的這帖交上去,不捱打手心才怪!”
畢竟馬丫的字寫的還很不像話。
在戎兒的費心下,除了上學把馬丫帶著外,其餘的時間,戎兒都令馬丫在家學寫字跟讀書,用戎兒的話說:以後你還得幫我做許多事情呢!
馬丫在戎兒這裡,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馬丫的地位忽然上升了。
那些原先排擠馬丫的大丫鬟們,面面相覷,她們要想欺負馬丫,需要面對的是兩個主子的保護,一個是戎兒,另外一個,那就是得罪不起的老太太的外孫周大清。
周大清是親戚,是重點尊重物件,不能對他有絲毫的不敬,即便背地裡對他說什麼怪話,被上面知道了,都可能遭遇一頓板子。
周大清的爹以及周大清的爺爺,那可是福康帝的寵臣,福康帝能把北城交給他們父子留守,可想而知這父子兩在福康帝心目中的位置,那一點都不比孫家父子低。
所以周大清在外祖父外祖母這裡,誰敢小瞧啊?!
戎兒這裡的丫鬟們可不傻,見馬丫如此被戎兒重視,又很得周大清呵護,她們立馬對馬丫轉變了態度,都願意跟她拉近關係。
當然丫鬟們的態度的轉變,那是很微妙的,比如有大丫鬟對馬丫說:“馬丫,過來,姐給你洗洗頭!”
在吃飯的時候,又有丫鬟說:“馬丫啊,你這麼瘦,正長身體的時候,得多吃點。”
於是吃肉的時候,就會把那肉往馬丫碗裡多叨點。
馬丫怎麼就得到周大清的呵護了呢?
要知道,人跟人之間,走近了才好相處。
馬丫經常跟在戎兒的身後,替戎兒拿著書本,周大清來了,跟戎兒又形影不離,那自然跟馬丫接近的比較多。
再說這表兄弟兩個上學,只帶上馬丫,馬丫自然也得幫周大清拿著書本。
周大清能對馬丫不好麼?他們之間是戎兒比周大清大一歲,周大清比馬丫大一歲。
都差不多大!
馬丫經常在戎兒的房裡寫字,有一回馬丫就被戎兒的奶媽發現後數落,說她不做事,說她天天在房裡就知道寫字躲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