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兒說馬丫笨,馬丫知道,她要想安穩地在孫府活著,她還不能裝出真笨的樣子來,馬丫得討主子的歡心。
戎兒是馬丫的主子,討得戎兒的歡心,馬丫才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就像花姐那樣,雖然是三太太的人,但是她走到哪裡,都受到歡迎。連在老太太跟前的那些媽媽,都得敬她三分。
這是因為花姐說話做事,都是有一定的能力。馬丫也想象花姐一樣,在下人中能有一定的地位,這樣起碼不受人家欺負。
馬丫在識字上進步很快,這也符合馬丫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
吳媽就說過,馬丫這孩子不說多話,但是學做事情卻很認真,也很努力。
就拿馬丫擦桌子來說,馬丫被吳媽打了之後,馬丫在以後的許多天裡,都在不斷地擦,用抹布橫地抹一遍,又豎地抹一遍,看得吳媽心裡都疼不是滋味。
在以後的很多年裡,吳媽為那天打馬丫的事還不能釋懷,她想起來就跟人嘮叨,說馬丫那麼乖,大爺怎麼會讓她“好好調教”呢?
這段冤案一直沒得到昭雪,馬丫無過,吳媽也無過,是被傳話人傳錯了話,馬丫才遭遇這頓打的。
很多年後,馬丫提到這段往事的時候,馬丫還感慨,有時候並非你有什麼過錯,但是你就遭到傷害了。
這事讓馬丫曉得,自己在孫家,自己做的再好,要是被人誣告的話,自己都可能倒黴。
要想不被人家欺負,得討好主子,有了後臺,誰也不敢把她怎麼樣。即便有錯,都有可能被原諒。
現在戎兒要馬丫識字,馬丫就得按照戎兒的話去做。
馬丫會寫字,而且字還寫的很秀氣,畢竟是當時很厲害的先生教得麼,得法麼!
但是馬丫還得裝著不會寫字,不認識字。
在以後的很多天裡,馬丫除了跟戎兒去學堂,剩下的,只要閒暇下來,馬丫都在練字。
戎兒鼓勵馬丫學,只要馬丫在寫字,只要戎兒教給馬丫的字,馬丫在一遍又一遍地寫,一遍又一遍地在那裡讀,戎兒是絕不容許在這個時候有丫鬟在屋裡大聲喧譁影響馬丫的。
戎兒對馬丫這麼好麼?非也,戎兒鼓勵馬丫識字,戎兒是有所圖的。
圖什麼?後面就知道了!
當馬丫字已經能寫成形的時候,一橫一豎能均衡的時候,戎兒的意圖才體現出來。
那個時候,戎兒就要馬丫幫自己寫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