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夫人救命,將軍又有麻煩了> 第76章窯法燒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6章窯法燒磚 (2 / 3)

燒製磚的一些方法,全是她以前涉獵過的一些書籍,要說她本人還真沒有親自實驗過。

但她相信只要肯幹、肯試,總能達到她預期的效果。

同時,她也採取了她那個時代的一些責任連帶方法,比如在城磚上鑄有燒窯的名稱,還有窯工的姓名,這是嚴格的城牆質量保證體系。

穆柯表示很贊同她的這種做法。

於是到了最考驗技法的磚胚燒製環節,她特地找到最大的窯爐,來進行窯法燒製。

要說燒出來的磚,較土法曬乾的耐久性更強一些,但也並非一定要用燒磚來解決問題,可她就想做。

她這一次歷經千辛萬苦才攀上宇文晟這條大腿,當然要物盡其用利用他的勢力跟資源,來做一些她早就想做的事了。

她一個人辦不到的事,現在陰差陽錯卻可以就此實現了。

整個福縣的工匠跟作坊器司任她調派操作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她叮囑窯工,放磚坯時要注意,磚與磚之間間隔的距離要適當,否則會通風不暢,影響成磚質量,另外就是燒製的時間也是需要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窯工來精準把控。

火大火小,時間長短,最好這些都一併好好記錄下來。

窯工聽從她的話,將晾乾水份的土胚擱置進窯內,鄭曲尺也跟著一塊搬,因為排磚進土窯也是一項勞力活,人當然越多越好。

他們按照她的要求鋪好磚後,接下來就該燒磚了。

其實燒製燒磚難度不大,就是燒火,一直燒,燒到磚胚徹底硬石化,就成為磚塊了。

為求保險,她準備了兩種方案。

上火窯,跟下火窯。

且試驗一下,看哪邊的磚最後燒出來質量更好。

就在鄭曲尺教導窯工們如何燒磚、如何注意事項,甚至精準到一些小細節都沒有保留時,他們都很詫異。

這個年代的工匠基本上對自己發明或創造的技藝都十分看重,更加註重其私密性,因為誰都不願意別人不費吹灰之力就盜走自己辛苦研究出來的成果。

可鄭曲尺的想法不同。

一來,這些知識本就是幾千年文化沉澱積累下來的勞動果實,並非她個人創造,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沒毛病。

二來,她也覺得有些東西如果人人都選擇自掃門前雪,那這個社會就無法被促進發展,尤其是鄴國已經夠落後了,斯大林都說過了,落後就要捱打。

不想捱打,就得想辦法個人進步,國家進步,文明進步,最後又會將這些反饋到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身上。

這磚想要燒製好,還得等好幾天呢,甚至燒好後也要晾一段時間,等溫度足夠低之後,才能出爐,否則誰去碰磚,誰就得被燙成“大腳蹄子”。

鄭曲尺不想多等時間,於是她就想到另一種青磚的燒製辦法,進行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預。

就是在磚塊快“燒熟”的時候,讓窯工從窯頂慢慢往窯內注水,水慢慢往下滲,遇到高溫,迅速變成水蒸氣,新鮮空氣就進不來了。

然後等注水注得差不多了,就把窯重新封住,最後整個燒製過程就這樣完美結束了。

而這種辦法會讓冷卻時間縮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甚至對磚體也有一定程度的益處。

在等待開窯的過程中,鄭曲尺又抽空去了一趟曬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