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蘭的日子一日既往的平靜而哈皮,人活著要學著自己給自己找樂子,這一點蕙蘭很擅長。
跟著國公府的一大家子一起過了個專案多樣的正統的團圓節。蕙蘭不是喜歡傷春悲秋的,沒有半點感懷身世的苗頭,倒讓擔心她的姑母鬆了口氣。
儘管天公不作美,中秋節細雨綿綿,無月可賞。但是有吃有喝有的玩,她已經很開心了。更別說還有大節下長輩們給的零花錢和小禮物,表哥表姐們也多放了兩天假,大家玩的非常嗨。
外祖家的節禮節前已經送來了,李家一份,國公府一份。估計是因為她在這邊混飯吃,所以今年開始給國公府送節禮了。
送來的吃食蕙蘭每樣留了點都讓王媽媽母女給家裡那邊帶過去了。傳話讓周叔給大家分分,感受一下主家和舅老爺家的心意。再加上過節的賞賜,大家美美的過個團圓節。
外祖舅舅們補貼她的過節的小錢錢,蕙蘭就笑納了。送來的信,她都妥貼的收著,和重要的東西一起收在床架上的抽屜裡,時刻感受親人的關愛。
過了中秋,天氣一天天轉涼,有了早晚,只有中午較熱。府裡已經停了用冰,蕙蘭每天中午都在房裡修身養性,倒是沒覺到秋老虎的威力。
九月二十五是蕙蘭的生日,當然是穿新衣,收了一堆禮物,還辦了個晚宴。外祖家給的生辰禮也由李管家捎了回來,家裡雖然都是下人,但也合著給她送了些小玩意。蕙蘭很滿足,有人把她放在心上,她當然高興。
生日一過,蕙蘭就被送進了學堂,和幾位表姐表哥做了同窗。雖然進度不一,但是還是在同一個教室裡。
人生四大鐵頭一個就是一起同過窗,大家的感情當然更加融洽親密了。
日子是最不經過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寒來暑往,春種秋收。一眨眼的功夫,蕙蘭就從一個垂髫小兒長成了一個總角女童。
在此期間,蕙蘭不斷成長。從一個拿不動弓拉不開弦,爬不上馬走不動道的弱雞發展成一個能勉強拿動弓半開弦,抱著馬脖子不敢鬆開,能喘著粗氣步行到福壽居的半弱雞。你看,這是不是質的飛躍,很值得驕傲啊!
認字寫字是沒得說的,文化課是根本,蕙蘭一點都沒放鬆,當然字寫的毫無風骨就可以忽略了。蕙蘭的主要訴求是認字,會寫就行,寫那麼好得練的,她哪有那閒工夫。
她的同學裡,大娘子不必說。學神絕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四娘子性子急,字寫的直追二郎君,那叫一個硬朗大氣;但是東邊不亮西邊亮,她體育課是優等,只比兩個堂哥稍遜。四娘子將來指定是不用擔心遭遇家庭暴力的,因為她有條件做施暴者。
大表哥雖然不是學神,那也是學霸了。文武兼優,文稍遜大娘子,武傲視群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