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媽媽笑著應了,也打趣了青果幾句,還讓柳芽拜師。青果不好意思,謙虛了幾句就滿口答應了。柳芽脆生生的應了,又作勢向青果拜師,惹得青果要打她。兩個半大姑娘笑鬧了幾句,惠蘭看的高興也加入了進去。
鮮活生動的幾個姑娘,在月光下說笑,給這寂靜的新宅子增添了許多人氣。
接下來,李宅步入正軌。李管家帶著賬房和護院們,佈置完善了宅子裡、庫房裡的諸如防水防火防盜的種種防護措施。
王媽媽帶著粗使婆子栽花種草,打掃衛生並抽空調教小丫頭們。惠蘭和柳芽被王媽媽開小灶,晚飯後在房間裡學些禮儀規矩,權當消食了。
李管家把家裡的安全預案做好後,又花了十來天的時間將全部貴重的、輕便的東西收拾出來二十來個箱子堆放在庫房外部,到時候帶去鎮國公府。
這是不是太多了?惠蘭弱弱的表示,去別人家住不用帶這麼多東西吧!
“姑娘是要常住的,不是走親戚。主子不在,這宅子裡收著那些粗笨的東西還行,再其他的貴重東西是一定要跟著姑娘走的。以後姑娘的人情往來,四時八節送禮回禮都要從這裡出的。”李管家給她解釋,他很堅持。
是這樣嗎?惠蘭一知半解,她只記得林妹妹兩次進賈府好像都沒帶多少東西多少人!
直到後來,惠蘭旁敲側擊的問了青果,才知道李叔是對的。她被誤導了,惠蘭捂臉。林妹妹第一次去是走親戚所以沒帶多少東西,第二次是書裡沒有明說再加上被私吞了大部分所以讓她以為去別人家住是不用帶多少東西的。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而且,夫人的陪嫁除了莊子鋪子,老爺都交託給了姑太太收著。”李管家又加了一句。
對了,母親的嫁妝還在,姑母能收在哪,只能是在鎮國公府了。有那些東西打底,她再帶些東西應該不打眼吧!
幸虧之前庫裡的那些銀子已經被送到了錢莊存下了,不然她還得多幾個箱子,惠蘭大為慶幸。
那些小丫頭們除了學規矩做活還得做針線,惠蘭看著那閃著銀光的繡花針眼角直抽抽。
老天保佑,幸虧她沒成了個丫鬟,不然以她的手工廢柴的指數,她的手指頭可以當沒有了。
忙忙碌碌的過了四月,家裡都換上了薄衫。
王媽媽這些天都在帶著青果柳芽給她做衣服,小丫頭們也都勉強出師了,除了各自忙活手頭的事,都在做些粗淺的針線(王媽媽語)。
等惠蘭出了百日熱孝就要挪窩,到時候她就不用穿孝服了,只穿素服就好。
王媽媽開了庫房,取了許多布匹絹帛。細軟的絹帛給她做內裡的褻衣褻褲和鞋襪,帶花色的綢緞做荷包用來賞人。外衣及香囊配飾則是特地叫了外頭有名的衣裳鋪子的人來量體裁衣,衣裳料子自家出。
天漸漸熱了,惠蘭於是給全家上下都做了衣服,讓大家過了百天一起穿新衣。
小丫頭們歡天喜地的,家裡也多了些熱鬧。
五月十四,前襄城伯過世百日。惠蘭一大早就帶著家下人行了祭禮,沐浴更衣,就算是出了熱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