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杲既然沒有向孟珙求援,孟珙也沒有主動出擊,那就說明他們都有自己的判斷,無需這些千里之外的傢伙指手劃腳!
當大臣表示:官家行止,簡直有辱斯文之時,趙昀按他們的要求”斯文“!
當一份份撕開奏摺,丟進去燒了之後,趙昀表示:老大人果然有見地,撕開的文章果然燒的更旺!
對此那些個挑刺的傢伙,也乖乖閉嘴了,官家的意思在明確不過了……
這便是有武功在身的皇帝,和沒有武功在身的皇帝的區別,趙昀收復三京行動的成功,以及蜀口防禦的成功,讓他威望大漲。
哪怕這幾年和蒙古的對戰中,還是輸多贏少,戰績也不好看,可至少基本穩住了黃河,蜀口,以及淮東防線。
這些年也是搞了不少改革,有成功,也有失敗,總體來說,至少比前幾任皇帝要靠譜。在此基礎上,趙昀說話腰桿自然就硬了不少。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點明朝皇帝最有發言權,土木堡之前,和之後的皇帝,基本是兩種日子!
最終,趙昀還是決定,靜觀其變,就算真的要問罪,那也要等打完了再說,這個時候在後方做小動作,就不怕前線將士投敵麼?
雖然對這些文臣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很是不以為然,不過皇城司的一份密報卻是引起了趙昀的足夠重視!
據皇城司密報:大宋邊軍之中,重陽宮持身閣弟子在邊軍中的佔比,已經由幾年前的百一,到今年已經有十之一二的底層軍官出自重陽宮持身閣……
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危險的訊號,雖然皇城司中也有不少重陽宮持身閣中出來的弟子,他們俗稱為外門弟子。
他們的加入,讓趙昀也明白了這個所謂外門弟子的機制是怎樣運轉的,可說歸說,他重陽宮說出師之後與重陽宮毫無瓜葛,便真的是毫無瓜葛了?
根據提舉皇城司秦飛的報告,其中他們自己送過去的人還好,那些直接招攬的,心中對重陽宮還是有些嚮往,並不排除重陽宮一呼百應的情況。
雖然知道這種情況機率很低,不過作為一個帝王的本能,還是讓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不久後,一道聖旨送往了龍虎山:敕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提舉龍虎山、閣皂山、茅山三山符策,幾年後,南方出現了一個正一道……
好巧不巧的是,也是今年,蒙古派出使者,前往藏地各個寺廟進行遊說……
三月中,黃河開始漲水了,孟珙苦苦等候的機會,他的東風也就來了!
之前朝堂上的彈劾,以及官家的應對,讓孟珙心中隱隱有些不安的心,徹底放了下來,同時對官家亦是銘感五內!
畢竟當著大臣的面燒他們的奏摺,這還是真是千古奇聞,別說這還是士大夫當家的宋朝!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他之前是沒辦法,黃河封凍,他必須得全力應對蒙軍對關河防線的窺視,可現在黃河解凍,漲潮了,東風便有了!
並不是說蒙軍沒有進攻,便沒有準備,他們早已經在一旁窺視多時,只待他們露出破綻,便是雷霆一擊!
這些年雖然搞到了不少騎兵,可南宋還是以步兵為主,在平原上,步兵打騎兵,打贏了,那是小勝一場,要是一不小心輸了,那後果簡直不亢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