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閣一殿的主事人又又又開始閉關了!
不過這對於風氣逐漸淡出江湖爭鬥,而轉變為一心修道的重陽宮來說,影響並不是那麼大,該幹嘛,依舊幹嘛,修道而已,又不是沒有副手。
有事情他們十二個副閣主,殿主,開個會,投個票就解決了!
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便是自認學有小成的楊過,跑到遇真觀打算找趙志敬較量較量,可奈何被告知趙志敬已經走了。
就連和他不對付的鹿清篤,都隨趙志敬一起離去,現在留守遇真觀持身閣的是甄志丙和新上任的李志明兩位副閣主,這兩個都不是楊過能對付的。
無奈的楊過,只好在持身閣轉了兩圈之後回古墓去了!
不過他卻發現,全真教對他到遇真觀晃悠,卻是沒什麼意見。本來他還以為他回去之後,全真教會對他喊打喊殺。
卻沒想到他們是這個反應,完全不聞不問,這讓楊過慶幸之餘,又有些被無視的惱怒,他很是不喜歡這種被無視的感覺!
這可能和小時候的經歷也有所關聯吧,如此便三天兩頭找全真教持身閣的弟子切磋。
當然,去重陽宮搗亂他是不太敢的,當初他可是親眼所見,自己的孫婆婆被一個沒什麼名氣的道士擊敗。
說他沒名氣,主要是當時見自己郭伯伯的時候,那道士席位靠後,饒是如此,便也僅用了十招不到,便輕鬆將孫婆婆擊敗。
這還是人家手下留情的結果,後來因為孫婆婆暴起偷襲,那名道士觸不及防之下,直接出手反擊,孫婆婆點被打死當場。
而後來據孫婆婆說,那還是人家關鍵時刻收了力的結果。
要不是那個沖和道長回來的及時,恐怕孫婆婆當初便要離他而去了!
對於楊過經常上門挑戰的事情,十二位副閣主,副殿主,隨意討論了一番後,認為,隨他們去吧,打輸了就督促弟子們好好練習,打贏了就把楊過抓過來幹活!
……
南宋嘉熙三年,初!
南宋與蒙古的大戰已經進行了大半年之久,雙方都有些力竭,南宋已在兩個月前丟掉徐州,下邳,淮東轉運使司突圍,轉移到淮安,戰線又回到了兩年前!
形勢相對於兩年前,卻是更加危急,因為淮安城中糧草,大多用於接濟河南,而導致城中糧草有些吃緊……
朝堂之上,此時對孟珙手握十二萬大軍,身為河南制置使,卻是對一河之隔的徐州戰場見死不救頗為不滿。
一時間各種彈劾抹黑,擁兵自重,桀驁不馴,見死不救等彈劾奏摺,雪片一般的飛向趙昀案頭!
然而趙昀此時卻沒玩什麼留中不發,欲擒故縱的把戲,第二天便當著群臣的面,在紫宸殿中一本一本的丟奏摺,燒著玩。
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對孟珙,對前線將領戰機判斷的信任,丘志清說過,術業有專攻!不懂的事情就交給懂的人去做,不要指手畫腳不懂裝懂!
在趙昀看來,這些大臣,論嘴皮子或許孟珙不是對手,論打仗,他們綁在一起都不是孟珙和杜杲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