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年歲已如此之大,為何不去頤養天年,反而要來到這裡呢?”
顧擔這邊探聽不到更多的訊息,商的目標便對準了大月使者。
“你說的不對。”
大月使者卻是出乎意料的搖了搖頭,道:“能讓我頤養天年的,不是我的年齡,而是在這裡的人。所以,就算我走不動路了,也要過來一趟,感謝他們。”
“夏朝如今的確強盛。”
商並未明白大月使者深層次的意思,只是認同的點了點頭,隨即說道:“可如此強盛的夏朝,仍舊揹負著幾十年前的屈辱!時移世易,大有不同,為何如今的夏朝還要休養生息,而不去復仇呢?
我來的時候,見到豫州之地儲藏糧食的倉庫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發黴,官府仍在不住的擴建著糧倉,那些糧食怕是十幾年內都用不上了,最後還是要被丟棄,何其之浪費!
墨家推崇兼愛非攻,倒還能夠理解;可儒家有‘聖王’之說,為何不讓夏朝成為天下人的聖王呢?”
商的語氣昂揚而激烈,提起這些事情又滿是不解。
夏朝富庶,糧食多到發黴的程度,只能白白丟棄。
富足到這種程度,但凡稍微有點野心的君主,都定會忍不住開疆擴土,更別說夏朝有著一個天然的理由。
四國在六十年前是如何欺負夏朝的前身大月的?
如今夏朝脫胎換骨,攻守之勢易也,為何不讓四國也看看,夏朝的刀劍利否?
那可是千古之功!
此時又沒有了墨家的“負擔”,於情於理,夏朝都已經可以發動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來成就千古的偉業。
將士們會因此得到封賞,百姓們能夠得到更多更富饒的土地,君王能夠立下不世的功績如此之多的理由匯聚在一起,商根本找不到一絲一毫不發動戰爭的理由。
正如他所言:當今爭於氣力。
而夏朝的氣力,已經遠遠超過鄰國。
強盛的時候不去幹他們,等弱小的時候,再被兵鋒掃一次?
就該先下手為強!
“國雖大,好戰必亡。”
顧擔簡簡單單的說道。
這孩子,進攻性有些太強了。
不止是臺上面對儒家領袖不肯嘴中留情,哪怕私下裡談論起事情來,都顯得有些過於激進。
商面露不屑。
什麼好戰必亡?
那只是因為方法不對。
因循守舊,再強盛的國度也有衰落下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