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濟還在持續下跌,房價和股價就好像看不到頭似的。
每當你想趁機投錢抄底時,房市和股市又能給你帶來一波大驚喜,讓你辛辛苦苦積攢的“鹹魚翻身錢”打水漂。
在一片碧綠的證券交易所股價中,產業中央銀行這支惟一飄紅的股票顯得格外刺眼。
在產業中央銀行用120億円買下《半澤直樹》的全版權,並迅速獲得了市場回饋後,大量股民也順應潮流,紛紛湧進了東京證券交易所。
昔日門庭若市,現在門可羅雀的東京證券交易所終於又看到了一次全民購股熱潮。
產業中央銀行的股價在大量股民湧入後繼續上漲,逆生長般的情況也讓市場稍微提振了一些信心。
這段時間裡,“銀行”、“泡沫時代”、“半澤直樹”成了無數人口中不斷被提及的詞彙。
《大眾》的銷量也跟著一漲再漲,好像咬咬牙就有望突破月銷量100萬冊的大關!
這可是一本大眾文學雜誌!
在出版界業內,這類雜誌的地位也就比專供輕和推理文學的雜牌雜誌稍微好一點。
別說是銷量競爭,就是讓純文學雜誌和它們並排放在一起,前者都會覺得有些噁心反胃。
《大眾》的成功也給了出版社們一個暗示,大眾文學並非沒有市場,只要作品質量夠好,讀者依然會買單。
如今是經濟下滑的蕭條時代,你再有架子,再喜歡端著,也不能和錢過不去。
各個出版社緊隨其後,緊鑼密鼓的籌備起各自主刊旗下的大眾文學副刊,勢必要在下個月跟著《大眾》吃一波市場熱度。
河出書房這邊也開了臨時會議,身為董事會成員之一的北川秀沒有出席,董事們爭吵得面紅耳赤,認為河出書房不該墨守成規,應該和北川文娛一樣,多點開花,也搞些大眾文學和推理文學。
河出靜子就看著這群人爭吵表演,彷彿看猴戲般默不作聲。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北川文娛的情況,也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個公司的成功,主要在於那個慧眼如炬的男人。
如果只是跟風就想達到北川文娛的程度,簡直是痴人說夢!
北川秀能做到的事,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要是這麼簡單,《青春三部曲》都上市快四年了,怎麼沒見一個作家模仿成功?
一番爭執後,河出靜子一錘定音,拒絕了大眾文學相應副刊的創立。
她的理由很簡單。
第一,河出書房現在主要目標是擴張海外版圖,儘可能領先其他出版社,先把海外的日本文學市場吃透。
第二,大眾文學雜誌中,目前能和《大眾》扳手腕的一本都沒,此時進場,就是炮灰,沒必要。
第三,北川老師自己都沒來開會,他的態度還不夠明顯麼?
董事會的董事們被噴得啞口無言,他們現在已經沒了實權,整個河出書房就是河出靜子一言堂的地方,她反對,誰也做不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