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日本當文豪> 第42章 這到底是篇新流派的開山神作還是譁眾取寵的牟利小說?(二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章 這到底是篇新流派的開山神作還是譁眾取寵的牟利小說?(二合一) (1 / 4)

安原顯最終還是沒捨得花那5000萬円。

不說這筆錢已經大到要讓他傷筋動骨,而且就算花了,他也不敢肯定“一郎”的評論稿一定能對北川秀造成傷害。

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下期《群像》發售後,在他“燒錢”式的運營下,大島光的《1973年東京往事》能讓銷量再度提振。

不做超過增刊銷量的美夢,至少也別輸的太難看吧!

而就在安原顯撓破腦袋想著怎麼幫大島光擦乾淨屁股時,即將結束五月學園祭的東大卻鬧成了一團。

東大文學部1號館本館,教職工辦公室。

“竹內教授,即便你說的天花亂墜,我也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我不否認,無論這本《且聽風吟》還是現在連載中的這篇《1973年的彈子球》,它們都配得上佳作的美譽。

但你非要將其上升為開創了新流派的高度,對不起,我絕不認同這個觀點!”

說話的是一個理著光頭,戴著老式黑色圓框眼鏡,看起來就一副“二鬼子”模樣的小老頭。

他佝僂著身體,原本就只有一米五左右的身高,在脊背大幅度下彎時,身形顯得更為矮小,活脫脫似個侏儒。

老頭叫市古貞次,是京都大學文學部的部長,現在日本文壇有數的泰斗級人物。

在他身後還有幾名分別來自大阪大學、名古屋大學、早稻田大學等頂尖大學文學部的教授。

不過這些教授現在都安安靜靜站在市古貞次的身後,認真聆聽著他對北川秀的看法。

市古貞次能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他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日本學士院院士。

日本學士院是日本的最高學術機關,相當於隔壁的中科院。

其前身為東京學士會院和帝國學士院,在1956年脫離日本學術會議,直屬日本文部省。

在日本,想成為一名日本學士院的院士有多難?

日本學士院院士只限定名額137人,這些人涵蓋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學部共16個學科。

而要成為一名學士院院士,你先得擁有日本排名前十的大學的頂級學歷,之後出來工作,如果走科研,就必須有文部省承認的頂級科研公司或者研究所的特級研究員以上職稱;

如果走學術,就必須是排名前十大學某學部的副教授及以上職務人員,或者排名十一至三十大學某學部的正教授及以上職務人員。

這是最最最基礎的身份地位要求。

滿足以上這點後,你還需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擁有突破級別的成就,或是得到過相關領域的世界級獎項。

然後你才有資格被評選。

每年符合資格的被評選者有上百人,但可能沒一個被選上!

迄今為止,日本學士院還是隻有102名院士,且已經連續五年沒有人被評為新院士了!

現在的日本學士院人文科學部下第1分科共有文學,史學,哲學,人類學,語言學,宗教學六個學科,定額院士30人。

其中文學定額15人,現在一共只有9人,還空缺了6人。

市古貞次就是其中之一,你說厲不厲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