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望族權後> 第770章 婦人手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70章 婦人手段 (1 / 2)

隨著太谷案的平息,天氣一日更比一日溫暖,毛維卻迎來了他雪上加霜的運程,於墉被問了個秋後處斬,如今被押死牢,新任太原令適時趕來晉陽,毛維卻也“熟識”,正是長安五子之一尹紳——這個他眼中的鐵桿晉王黨。要說這事,還不算十分意外,但關於劉力的去留依然是以毛維告負終場,新任司法官,包括接任陽曲、文水的縣令相繼到任,毛維定睛一看,沒一人是自己黨徒,甚至不是謝相、元相屬從,兩個縣令都是世族子弟,分別與王寧致、尹紳交好,至於那司法官,卻是韋元平的黨從,雖然不能稱為晉王黨,但顯然也不會聽從毛維指使。

很快,原本已經投誠他的兩個縣令也相繼得到吏部公文,均是調職,而繼任者不用說,又是韋黨。

十一娘情知太后雖然對她予以信重,卻不可能由她將太原官員全部換為自己親信,故而賀湛便背後操縱,呼叫了一些韋元平的親信,當然經過了擇選,雖說不算真正的大公無私,但也並非大奸大惡,總之還算能幹實事,不至於被毛維利用,阻礙新政推行。

據此,毛維在太原官府的絕對勢力已經大幅減弱,十一娘倒也沒再急著對府衙各司人事動手,她很懂得循序漸進,深知操之過急,必然會引起太后忌諱。

可毛維緊跟著又收到了朝廷詔令——重建雲州。

他又驚又疑,不敢置信晉王妃無聲無息間便促成了此事:“太后分明對王進谷心懷忌備,怎能允諫重建雲州?難道太后就不擔心晉王府與王家勾結,興兵謀反?竟然還下令我務必協助此事!”

對於這事,謀士郭居安也甚是震驚,因為蜀王不久之前,才密告他不用再計較新政是否推行,而是暗中謀劃,爭取王進谷投誠!沒想到,竟然被晉王妃再一次捷足先登!!!

“小人猜測,王妃應是以充足軍需緩解晉朔壓力作為藉口說服,卻也沒有想到,太后明明對晉王心懷忌恨,為何還會准此隱患之諫……大尹,咱們從前,是當真小看了晉王妃,沒想到太后對她竟然這樣信任。”

其實雲州是否重建根本無關毛維得失,他在意的僅為晉王系因為此事,風頭更健罷了。

“謝相與元得志也當真無用,不能阻止重建雲州也就罷了,竟然眼睜睜看著王績授任雲州刺史,京兆王與京兆柳本為姻親,王績此來晉朔,柳妃豈不如虎添翼?”毛維屢遭挫折,竟然遷怒兩個“同黨”。

他也不想想,謝饒平雖然並非寡慾無求,卻一貫只對太后盡忠,太后既然信任京兆王,而眼下形勢,晉朔能否得保關係江山社稷,謝饒平當然不會使絆,至於元得志,便更加沒有理由為了他惹火燒身。

畢竟雲州位於邊外,重建一事也不簡單,對於元得志而言,政治風險太高,利益卻甚微小,根本不值得爭取,換作毛維自己,哪能不知重建雲州可以緩解晉朔財政壓力?只不過以為促成這事是吃力不討好,根本沒打算多此一舉。

就算太后有意將雲州刺史授予謝、元二黨,兩姓黨徒必然也會推讓不及,誰也不願冒這風險。

也只有靈沼公王淮準,才會答應讓家族子弟迎難而上。

而對於蜀王來說,謝黨、王黨皆無區別,都是他不能控制的人,至於元得志,根底本就不足,除他自己以外,黨徒根本就不能當此重任,只是眼下元得志若來雲州,蜀王在朝中便再無助力,故而就算元得志有那意願,蜀王也會阻止。

深明蜀王心意的郭居安只能安慰道:“重建雲州是利是弊,眼下還不能斷定,大尹不必為此憂愁,而太后之所以對晉王妃如此信重,無非也是因為時勢緊迫罷了,待邊患解除,太后不可能仍舊允縱晉王府掌控太原、雲州。”

毛維嘆道:“話雖如此,難道咱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新政順利推行?”

雖然心懷不甘,但毛維的確已經有些黔驢技窮了,頗有些聽天由命的無奈。

“笑到最後方為勝者,大尹不必在意一時得失。”郭居安顯然也覺得敗勢已定,晉王府已經算是在晉陽站穩了腳跟,看王妃的手段,勢必不會造成太原動亂,又有太后鼎力支援,新政極大可能會成功試行。

只不過,毛夫人對此卻還有不同看法。

這晚毛維因為心中沮喪,也沒那閒情聚眾飲樂,早早便回了內宅,剛巧毛夫人收到了晉王府的邀帖,拿來與毛維商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