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為武功!”
“食邑六千戶!”
這兩句話一出來,整個朝堂上,所有等待著的百官公卿全都驚住了。
老丞相隗狀的腳抖了抖,王綰的脖子變得僵硬起來,李斯吞了口唾沫……
就是太尉王賁和主爵中尉趙亥兩人,也都驚訝的雙眼大睜。
這一次秦軍北伐,大獲全勝,自當要為功臣封賞賜爵,其中上將軍趙佗作為最大的功臣,其功勞先是由主爵中尉府和太尉府進行商議,認為可爵升為倫侯。
等到走完了兩府的議功程式後,再由皇帝進行最終的定奪。
詔曰:可。
至於武功的侯爵名。
武者,兵威也。
《詩》雲: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功者,功績也。
《禮》雲:國功曰功。
以兵威而立國之大功,正是“武功”!
趙佗於秦王政二十年入秦,現在則是秦始皇二十八年。
整整八年的時間,趙佗都在為秦國南征北戰,經歷大大小小的戰鬥數十次。
擊燕,破魏,滅楚,亡代,吞齊。
現在又率師北伐,剿滅胡患,為秦國開疆拓土,這樣的軍爭大功,爵之為“武功”,自是合理得當。
這一點沒人有異議。
讓眾人感到震驚和不可思議的,主要是緊跟著賜爵為倫侯之後的那句,賜食邑六千戶!
這是皇帝自己後面加上去的,王賁和趙亥議功的時候根本沒有這個!
“倫侯是沒有食邑的啊!”
殿中所有的公卿,全都在心中叫嚷著。
趙佗同樣被這句話驚訝了。
聽詔時低下的頭顱抬了起來,他看到帝榻上的皇帝正在對著他微笑。
那雙平日裡威嚴的眼眸,如今滿是溫和與寵愛,而且不加掩飾的表露出來。
是的,正常的倫侯是沒有食邑的。
所謂倫侯,正是以前的關內侯,在秦統一后皇帝下詔進行改名。
倫侯者,爵卑於列侯,有封名而無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