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賁是當朝太尉,軍方代言人。
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力陳賜爵之事的弊處,引得諸位武將連連點頭。
秦軍被山東六國稱作虎狼之師,冠以“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的誇張修飾,這一切都是因為軍功爵制度的激勵作用。
秦人們為了獲取爵位,上了戰場,奮力拼殺,只為了斬首獲爵,甚至秦軍內部還出現了為搶奪人頭而相互殘殺的案例,可見爵位在秦國到底是有多麼的重要。
如今皇帝廣賜爵位,說不定會對整個爵位制度造成衝擊。
武將軍功集團,正是秦國軍功爵制度最大的受益階層,他們不想這個明明執行的很好的制度出現問題,怕利益遭到損傷,自然是要站出來抗議了。
面對王賁諫言,始皇帝似乎早有預料,他平靜道:“朕賜爵一級,就會毀掉整個軍功拜爵制度嗎?諸卿認為如何。”
說著,他掃了一眼王戊。
王戊會意,深吸口氣站出來。
他選擇站皇帝這一側,此刻只能硬著頭皮頂王賁了。
“太尉所言差矣,皇帝此番賜爵天下黔首,收懷萬民之心,對穩定諸侯故地大有裨益。至於敗壞爵制之言,不免有些危言聳聽了,試問我大秦軍功爵制度足有二十等,縱使賜予黔首一級爵位,最高不過大夫級,何談能毀壞爵制?”
“至於消磨士卒鬥志,試問士卒未經廝殺,便能得爵一級,自是歡喜無比,感恩皇帝之德,只會拼死作戰,又怎會削減戰意呢?”
王戊又道:“皇帝賜爵,公士升為上造者,會更加努力拼殺,去爭取簪嫋之爵,好讓子嗣進入學室為弟子。上造升為簪嫋者,又會想著去戰場立功,好升到不更爵位,便可免除更役。如此種種情況,一級升一級,更高階的爵位只會激發士卒的獲爵之心,太尉所謂消磨鬥志之言,我倒是沒有看到。”
朝堂上再度沉默起來。
趙佗吐了口氣,王戊這話說到了一個點。
就是皇帝賜爵,是針對的天下黔首,中高階爵位的有爵者並不在這個範圍內。
這個爵位的賜予是有上限的,雖然皇帝還沒有說,但一般來講在大夫級別就到頂了。
小的話,就到第五級大夫爵,大的話,可能寬到第九級的五大夫。
始皇帝再衝動,也不可能讓全天下所有人都一起升爵。
那他趙佗豈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就直接升到徹侯了?
真要那麼幹的話,相信沒多少人會反對。
包括大庶長王賁,畢竟他升一級就能直接封為倫侯了,在這種利益下,恐怕再不滿,也會捏著鼻子認下來。
正因為所升爵位是有限的,所以那些底層賜爵者,就算再升上一級,頭頂上依舊有十多級的爵位可以升,每升一級,都會多一級的好處。簪嫋能讓子弟入學室,不更可以免除更役,大夫擁有在縣裡做官的資格,倒不怕士卒會消磨戰心。
只要你設定的級別夠多,就能一直激勵人往上升級!
而爵位級別夠高了,只賜予低爵者一級的話,對整個體系的衝擊也不算很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王戊說的也有一定的邏輯和道理。
王賁是軍爭打仗的高手,一向喜歡動手,不喜歡動口,現在被王戊這麼一頂,短時間還真找不到說的。
趙佗瞅了瞅這位白臉長鬚的治粟內史,他之前在推廣麵食的時候和王戊打過交道,覺得這人還挺上道的,沒想到竟是個口才高手。
現在王戊以一敵二,將趙亥和王賁分別頂了回去,倒是趙佗有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