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壘後,便是秦軍大營,秦軍已經列好了戰陣?」
項渠眼中閃著寒光。
作為一軍主將,他雖性格暴躁,但同樣有足夠的軍事素養,知道查探敵情的重要性。
在派人衝擊秦軍的第七道壁壘時,他還讓人在壁壘前用木頭搭建高樓,命人攀上去,眺望壁壘後的情況。
秦軍最後一道壁壘修築在這條隘路的末端,後方是一片空闊的地域,約兩裡左右便是大片的秦軍營寨。
據斥候觀察,在軍營和壁壘間,秦軍已經擺好了戰陣,就等著楚軍衝破壁壘後,來一場血戰。
項渠又喜又憂。
喜的是,趙佗沒有往彭城跑,楚軍追了那麼久,如今終於在此處追上趙佗的秦軍主力。
他終於逮住了趙佗,兩人可以在這裡面對面的大戰一場了。
但相比於喜,更大的還是憂慮。
對面的秦軍以逸待勞,精力充沛,又佔盡了地利。
反觀楚軍則是在此處連續攻壘數日,鈍兵挫銳,士氣衰竭,形勢對他十分不利。
「將軍,這是陷阱。我軍數日來連破秦軍六處壁壘,士卒傷亡數千人,相比於秦軍,兵力已無優勢,且敵人列陣而待,正處銳氣之時。我軍若攻下壁壘,恐怕會被秦軍反衝啊!」景同開口勸說。
這局面已經徹底挑明瞭,秦軍就是要用連續七道壁壘耗盡楚人的精力和士氣,增大楚軍的傷亡,最後從正面用以逸待勞的精兵進行擊破。
「是呀將軍,那秦將太過陰險,咱們不能過去啊。」
蔡武也開口叫起來,在攻打前面的壁壘時,他麾下五千人就被派上去攻打過一處牆壘,傷亡不輕,如今蔡武眼見形勢不對,他可不想將自己的兵力全送在此處。
項渠一張臉緊繃在一起。
他低語道:「那你們覺得,我軍該如何處之?退回睢水嗎?」
景同和蔡武沉默了。
就像在追擊秦軍之前,項渠向景同問的那句話。
「我們還有選擇嗎?」
沒有選擇了。
就算不考慮項越那五千人被秦軍殲滅的事情。
只說如今的楚國,已到了最後的關頭,別說是陳郢處的項燕四十萬大軍,就連他這三萬人在最近也感受到了糧食吃緊。
從後方運來的糧食一日比一日少,軍營中下發給士卒的糧食也一天比一天少。
如今尚還有最後的糧草可讓楚軍士卒吃飽飯,與秦人拼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