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他的預備部隊。
只是,在這種場面上,五千人就算派上戰場,也沒有任何意義。
「趙佗……」
李信不由自主的喚起那個名字,在這個時候,他最先想到的還是那個少年。
是平輿城外,少年伏地,向他叩首勸諫的一幕。
「我悔不聽趙佗之言啊!」
李信喃喃著。
「將軍!」
身側的將校們開始苦諫。
李信睜開眼,又深深看了眼遠方秦軍大敗的場景。
他輕輕一嘆,大步向坡下走去。
李信選擇了撤退。
扔下被楚軍大肆追殺的秦軍士卒,向西而走。
……
「哈哈哈,秦軍在淮北大敗!」
「上柱國大破秦軍,陣斬數千人。又往西追逐逃跑的李信,數次擊破,擒獲了秦軍裨將辛梧。哈哈哈,看這態勢,上柱國早晚能擒得秦將李信,將其押來壽春獻俘!」
「不穀喜哉!」
「不穀樂哉!」
壽春城中,楚王負芻見到了來自淮北楚軍的使者,當他聽聞使者稟報,說是項燕在淮北大破秦軍後,頓時喜得樂不可支,一張臉笑的皺成了菊花狀。
「不穀就知道上柱國乃我楚國名將,遠非那秦國孺子能夠相比。哼哼,秦王貪婪無道,妄想以青陽使者之事來汙衊不穀,好藉機奪取我楚國社稷,今日就讓他秦王知道我楚國依舊是天下大國,雄踞南方的霸主,遠非三晉和最爾小燕能夠相比。他想要滅我社稷,此乃妄想!」
楚王負芻掃視殿中諸臣,滿臉帶笑,神色間充滿傲然之意。
寵臣靳夏站出來,笑眯眯的說道:「依臣之見,上柱國能大破秦軍,此乃太一庇佑,亦是大王指揮有方。皆賴大王英明神武,派遣士卒前往淮水南岸,堵住了李信南下的方向,讓秦軍無法渡過淮水,如此方才讓上柱國能夠銜尾追擊,在淮北大破秦軍。」
「否則李信收攏船隻,渡過淮水,上柱國就算能趕上來,恐怕也會因為沒有船隻渡過淮水,只能望淮興嘆,安能有此大勝!」
「由此觀之,此戰皆是大王之功啊,有大王此等英明君主在位,那秦國安能與我楚國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