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薄邑的第二日。
趙佗留下一個屯計程車卒在此守衛後,便率軍踏上通往單父的道路。
按照秦軍常用的制度,行軍時一般會劃分出興軍、踵軍、分卒和大軍等幾個位置。
但此番進軍,趙佗麾下兵力只有五千人,不算很多。
再加上從薄邑到單父的路上,並沒有其他需要攻略的城邑,故此趙佗只在大軍兩側各安排了一支百人隊進行警戒守備,並未過多的分置兵力。
同時趙佗將興軍和踵軍合併,統一由涉間所部的一千人來擔任。
一來是涉間性格沉穩,擔任前鋒比較穩妥。二來則是他多次擔任過趙佗的前鋒興軍之職,相比眾將更有經驗。
如此,趙佗的軍隊便分成三個部分。
最前方的是涉間率領的一千人,承擔探路和警戒的職責。
距離涉間部十里開外,是趙佗率領的接近四千人的大軍。
在大軍後方,則是負責押運輜重糧秣的數百秦卒和被徵召的民夫。
三軍之間,常有騎兵往來,負責傳遞訊息。
在這樣的行軍陣列下,秦軍連續行軍數日,在離開菑縣的第九天時,已經距離單父縣城不到四十里了,最多兩日,他們便可兵臨單父城下。
“稟二五百主,我軍又發現魏軍騎兵,約十多人。”
聽到屬下稟報,涉間眉頭一挑,隨著離單父城越來越近,路上所遇到的魏軍騎兵也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頻繁。
這些應該是單父城中那位寧陵君,派出來查探軍情的遊騎。
這些魏軍騎兵就像是泥鰍一樣,滑不溜秋的,只在遠處,遠遠觀望涉間的部隊。
一旦秦軍騎兵上前,他們也不交戰,轉身就跑,十分的難捉。
涉間也拿這些傢伙沒辦法,他派出騎兵去追這些魏軍,若是派的人少了,那就打不過對方。
如果派出的騎兵多了,又怕對方是誘餌,後方有更多的人,將自己派出的騎兵一口吞下。而且那樣一來,自身反倒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不管他們,以哨騎開路,保持行軍陣列便可。前方遇到山林谷地,定要派人好好查探,以防埋伏。”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