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立宋> 第四百五十七章 披甲娶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七章 披甲娶親 (1 / 2)

在與襄陽城隔漢水對望的樊城以北,一片深冬草木蕭瑟的山崗上,距離黃土官道大概五十丈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草亭。

草亭本有連廊,內建石桌石椅,襄樊一帶計程車人北上,每每會在這座亭子裡駐足停留,與一群送行的友人在裡面賞景言談,訴說離別衷腸,寄語漫道雄關。

因為連年大戰,蒙古人來了又去,樊城之外早已被戰火荼毒得破敗不堪,官道沿途,十室九空,不少大城大鎮殘簷斷壁,人跡寥寥,流民四處逃散,餓殍遍地。往日裡風吹麥浪的田園盛況如雨打芭蕉般不復存在。

但這間草亭,卻奇蹟般的倖存下來,在周遭荒涼的景緻中獨樹一幟,雖然連廊被燒掉了一般,但亭子的主體卻仍然堅挺的存在,幾根粗木樑柱倔犟的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草頂,就像在戰火中倖存下來的人,在野地裡肆虐的狂風裡頑強殘喘。

李增伯抬頭瞧瞧上面不時灑下幾顆草籽的屋頂,板著臉不發一語,然後翻翻眼皮,看向對面坐著的長孫弘。

長孫弘戎裝鐵甲,全身披掛,腰間還掛著一柄烏泱泱泛著不知什麼動物毛皮光澤的帶鞘長刀,一頂紅色大氅用紅色長繩繫了,披在身上,紅披風黑葉甲,組合在一起構成煞氣沖天的刺眼搭配。

這特麼是來娶親的?是來打仗的吧!

李增伯覺得眼皮跳得厲害,於是選擇低下頭,用不陰不陽的語氣彷彿對地上的螞蟻說道:“長孫大人此次南下,本是大喜的好事,不過帶兵如此的多,聯營又如此的廣,這聲勢……實在有些駭人吶。”

他盯著長孫弘的皮靴,咳嗽了一下:“如果京城的官家得知了,不知會作何感想……當然了,我是不會懷疑大人的,大人為國盡忠,浴血奮戰,是有目共睹的,李某雖然在京湖鎮守,沒有與長孫大人在關中並肩禦敵,不過也聽說了不少事情,呵呵,大人的威名遠馳海內,就怕有心人翻嘴皮子啊。”

說完話,他滿面憂色的抬頭,深切的看向長孫弘的眼睛,一副“我是為你好”的表情躍然臉龐之上。

長孫弘淡然一笑,眼眸放遠,越過守在草亭外穿著紅色京湖制置使司戰甲和黑色大理鬼甲的眾多兵丁頭頂,遙遙望向遠處的樊城城牆。

城牆屹立在漢水之畔,巍峨聳立,一代戰略重地的恢弘大氣果然不同凡響,那高高的城牆縱然距離尚遠,也能夠給坐在草亭中的人一種不可逾越的壓迫感。

“李大人關心,長孫弘銘記在心。”長孫弘微笑著,溫和的說道:“我此次南下,原本不想帶兵的,不過李大人也知道,長孫弘身為武將,連年征戰,殺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仇家,不說蒙古人等外藩,就說我大宋之內,恨我的人想取我性命者沒有五百也有一千,所謂人年紀大了,就想多活幾年,就算我等廝殺漢,也會想著留著這條命享享富貴。”

他扭了扭身子,換了個更為舒服的姿勢坐在石椅上:“不然萬一路上有個好歹,讓公主殿下剛成親就守了寡,豈不可惜?所以我多帶了幾個兵護衛,如果有什麼閒言碎語,官家也必不會追究的。”

李增伯臉皮抽搐了幾下,心中暗罵:幾個兵護衛?這麼多人起碼數萬,打下襄樊都可以了,你到底是要進京成親,還是要帶兵進京?

他自然不會說出口來,嘴巴蠕動幾下,出口的話就變了模樣,甚至還尬笑了幾聲:“呵呵呵,長孫大人這話就玩笑了。大理蠻軍威名遍佈天下,誰都知道連蒙古人見了大人的旗幟都要退避三舍,哪個不長眼的宵小之徒敢對大人懷著壞心思?那不是自尋死路嗎?再者說了,朝廷有規矩,帶兵大將要回京,只能帶著貼身有數的護衛,哪有這般招搖的?李某守土有責,不能讓大人的兵馬進入京湖,這是本分,也是職責所在,還請大人理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