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也讚了一聲,誇道:“林四哥造反不行,做老本行卻是一把好手,水上行當跟聚嘯山林本是有天壤之別,陸地上再兇的英雄到了海上一般也難有用武之地,他能在短短兩年內開啟局面縱橫浪濤間,的確配得上好漢的稱號。”
“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死了不少人。”長孫弘淡然道,垂下眼皮伸手輕輕的拂去身旁小桌上的一抹灰塵:“瑞福祥在泉州投入了不少力量,冉家兄弟這兩年泡在泉州就沒挪過窩,其中的刀光劍影、詭計陰謀,不足以道萬一。”
李貴聽了,抬頭看了長孫弘一眼,什麼話也沒說,心中的驚濤駭浪,卻溢於言表。
龐大的瑞福祥系統,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堪比偌大帝國的巨物,李貴的暗鬼系統參雜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各個板塊各有各的負責人,就像暗鬼頭目李貴,雖然也在瑞福祥裡面掛了一個副掌櫃的名頭,但實際上側重於暗鬼刺探情報的方面,至於其他的,另有其人抓總。
而冉氏兄弟,也在瑞福祥裡面擔任著職務,由於天南海北的距離隔斷,平日裡李貴也沒有跟他倆見上兩次面,當然也不方便詢問兩人在幹什麼,李貴是個識時務的人,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不會特意去打聽。
今天長孫弘不經意的說辭,卻道出了冉氏兄弟忙碌的去向,李貴方才知曉,原來長孫弘在暗中已經於南海佈下了滔天一樣的局。
雖然李貴自知,長孫弘不是一般的人,其心中有山海,胸中藏韜略,志向比天高,遠非一般梟雄人物可以比擬的。不過在暗鬼系統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另起爐灶,投入巨大資源經營南海,卻是一個明顯的訊號。
長孫弘是不願意讓一個人掌握太多秘密。
南海的運作,肯定不像長孫弘言辭間說的那般輕描淡寫,內中的曲折起伏,定然驚心動魄,冉氏兄弟和林老四能夠在南邊站穩腳跟,還可以做下足以驚動大宋財賦根本的局面,南海的瑞福祥勢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一想到這裡,李貴的心臟就禁不住的亂顛。
但轉念一想,帝王之術不就是如此嗎?自己雖然跟長孫弘穿一條褲子長大,感情深厚無與倫比,他對自己的信任絕不會有任何雜質,不過涉及大局深處,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逾越雷池。
帝王心,海底針吶。
李貴低著頭侷促的搓了一下手,旋即又坦然的抬起頭來,想通了為臣子者該自處的位置,一切就都豁然了。
長孫弘彷彿沒有注意到李貴的小動作,只是緩聲接著說道:“大宋朝堂,能夠在理宗跟前說上話的,背後都有門閥大家勢力支撐,不然趙家子孫南逃臨安,沒有勢力支援,早就灰飛煙滅了。若是細分,可以分為三幫人。”
“一幫是跟著高宗從北邊逃過來的北方門閥,這人以將門居多,大多數都是當年陳橋兵變後提拔起來的武夫,他們在太祖朝後受到打壓,宋廷文治天下,自然就將這幫人邊緣化了。來到臨安,他們也沒有多高地位。”
“另一幫人,則是南方儒生。他們靠科舉入仕,憑文采立足,大宋治國平天下,依仗的就是這些讀書人,因為是金鑾殿天子御筆欽點當的官,又稱為天子門生,這些人能夠飽讀詩書,家中自然都是有錢的,尋常窮苦人家吃飯都尚且艱難,哪裡有閒錢供孩子讀書?所以這些儒生,背後一般都有大財閥當靠山,他們在朝中,是最大的一股力量,也是南方有錢人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