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的各方大員都在紛紛打探這一動向的幕後動因,其中尤以魏王武承嗣為甚。
武承嗣同武三思鬥了很多年,雙方互有勝負,但總的力量是平衡的.
如今張氏兄弟同武三思表現得這般友好,武承嗣不得不懷疑他們之間是否建立了某種同盟.
但他費盡心機也沒打聽到張氏兄弟和武三思有什麼內幕交易。
而魏王武承嗣打聽到的訊息。
“皇帝已決心立嗣!”
皇帝已決心立梁王武三思為太子,只是事關重大,因此秘而不宣,只在暗中進行準備。
而張昌宗和張易之因為是女皇帝的枕邊人,才得以知道這個天大的秘密。
武三思將是未來的皇帝,張氏兄弟與他如此親近,顯然是在為自己找退路。
女皇對此秘而不宣。
畢竟天下人對李唐的認同度還非常高。
如果朝廷驟然宣佈由武氏族人繼承江山,恐怕會引起政局的動盪。
尤其是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一直競爭激烈。
如果被武承嗣獲知此事,他也會發動他的力量進行反對。
所以,女皇就像她當初登基一樣,需要先把所有的阻力都擺平了,鋪陳好一切,才會向天下宣佈易換太子的決定。
......
武承嗣焦急於皇帝是否已決心立武三思為太子,立即擺駕去見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聞訊也是大驚失色,馬上與他合議,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藉此強烈反彈,向皇帝施加壓力,迫使她打消可能的立武三思為太子的打算。
武承嗣為了自身的安全,更為了皇儲的歸屬,頭一次和李唐殘餘攜手合作了。
在他這個帶頭大哥的掩護下,短期雖還看不出什麼來。
但是從長遠來說,但凡李唐一派,不管是太平公主門下,忠於太子的大臣都將有一個更寬鬆的發展環境。
李唐的勢力進一步復甦了,就像春天郊野裡蓬勃的野草。
……
天空一碧萬頃,微風帶著醉人的春意。
輕輕拂過紅花綠柳,拂過青山綠水,拂過殿宇樓閣,拂過市井巷陌。
麗春臺,百花盛開,整日都瀰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
張昌宗和張易之替武則天又找來了許多年輕俊俏的少年,充斥了她的後宮。
不過,武則天對於這些俊俏少年大多隻是嚐嚐鮮,她最寵愛的始終是這兩個張姓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