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時,累官至給事中。
唐高宗即位後,歷任青州刺史、帶方州刺史、同中書門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職,封樂城郡公。
鎮守百濟期間,他因救援新羅,並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國、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
垂拱元年,劉仁軌逝世,年八十四。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贈太尉。
劉仁軌少年時代家境貧困,愛好學習。
適逢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劉仁軌無法專心地讀書。
每當勞動之餘,他就伸出手指在空中或地上寫寫劃劃,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到後來,劉仁軌以學識淵博而聞名。
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議論國事,劉仁軌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幾句話。
任瑰對他的才學感到驚異,於是赤牒(臨時授官的一種文書)任命他為息州參軍。
不久後,劉仁軌被調為陳倉縣尉。當時,折衝都尉魯寧驕縱違法,歷任陳倉縣官都無法制止他。劉仁軌就職後,特地告誡魯寧不得重犯,但魯寧仍兇暴蠻橫如故,劉仁軌於是用刑杖將他打死。
州里的官員將此事稟告朝廷,唐太宗憤怒地說:
“一個縣尉竟打死了我的折衝都尉,這能行嗎?”
把劉仁軌召進朝廷責問。
劉仁軌回答說:
“魯寧侮辱我,我因此殺了他。”
太宗認為劉仁軌剛毅正直,不僅不加懲處,反而提拔他為咸陽縣丞。
貞觀十四年秋,太宗準備到同州圍獵。當時秋收還沒有結束,劉仁軌上表勸阻。
太宗於是下詔慰勞說。
“你的職位雖低,但竭盡忠誠以奉事國家,所論之事,朕都十分讚賞。”
不久,劉仁軌被授為新安縣令,累官至給事中。
劉仁軌雖為官清廉剛正,但是為得寵的中書侍郎李義府厭惡。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劉仁軌因處理“畢正義案”得罪李義府,被貶為青州刺史。
顯慶五年,高宗發兵征討百濟,劉仁軌奉命督海運。
李義府在明知時機不當的情況下,強行督促他出海。
結果,船隊在途中遇風沉沒,死傷嚴重。
朝廷派監察御史袁異式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