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珪的二弟張守琦指著他們叫喊。
王氏子弟顫顫驚驚,卻沒人敢違抗。
李行周的話,已經說得夠清楚,夠明白了。
長官的命令,是不可以隨意違背的,哪怕那是錯的。
幾名新兵象押解犯人一樣把王行儉王行衍他們帶過去。
交代他們要注意的事項。
然後用輕蔑的眼神看他們,用冷嘲熱諷的口氣笑話他們。
一如那些老兵對待他們一樣。
曾經的天璜貴胄,在這群新兵的眼裡,只是一群可供利用和壓榨的勞力而已……
吃過飯,大隊又要開拔了。
一車一車的糧食,雖說是用牛馬來拉。
但是畢竟負擔太重,在過一些難行路段時,是需要人力來擔負的。
王家八十三名子弟兵,要負責起十輛大車的正常行進。
對他們來說,這是不可想象的一個難題。
他們不知道要在牲畜發力前,在車後用肩頭頂上一把。
也不知道用馬鞭抽打牲口,保證它前進的路線不會彎曲。
更不懂得如何掌控手中的力量,以免一鞭子下去,牲口們發怒,作反不幹。
於是,他們很輕鬆的把所有的工作弄得一塌糊塗。
數十名督促的新兵憤怒的大吼。
他們沒想到世上竟還有這麼沒用的人,連這點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
八十三多名勞力上來,非但沒讓工作的效率增加,反而由於他們的笨手苯腳把事情弄的更亂更糟了。
張守珪的三弟張守瑜大叫:
“媽的,你們這幫少爺兵,一點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麼去打仗?”
“快點幹好,沒看見咱們快要掉隊了嗎?”
“快點快點,不然老子用鞭子抽人了!”
張守琦也在一旁呼喝著大罵。
老兵們騎在馬上,冷冷地看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