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神績眸光閃動,道。
“天后宣佈的罪名是,他們對天后生母楊氏不敬。呵呵,這個理由,我是不大信的。楊氏嫁與天后之父時已經四十歲,當時天后之父受封應國公,是我大唐開國十六元勳之一,高祖朝的八大宰相之一,掌管著禁軍,位高權重,什麼樣的女人娶不到?
楊氏年過四旬,還能嫁予應國公續絃為正妻,只因為她是弘農楊氏,高門巨閥。
試問這等出身,又是堂堂的應國公正妻,她的兩個繼子敢對她怎樣不敬?
更不要武懷亮三人乃是武氏旁支,更加不可能對國公夫人無禮了。”
周興道。
“不錯,因為這個‘無禮’,就讓天后耿耿於懷,十四歲入宮,四十年後大權在握,便迫不及待地處死幾位兄長,流放整個武氏家族?”
“這個仇,恐怕不只這麼簡單,也未必就應在楊氏身上。”
丘神績道。
“天后是十四歲入宮,聽說入宮之前,尚是一介稚齡少女,豔美之名就流傳於地方了?”
二人對視一眼,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卻都不願說不出口來。
二人目光一碰,倏地各自閃開,周興岔開話題道。
“天后重用武氏族人,是從萌生稱帝之念以後,這才把他們從蝮姓改回武姓,調回京城,安插要職。”
“所以我才拿不準,天后稱帝之後,還需不需要他們。”
丘神績想了想道。
“依我看,天后沒有別的選擇。”
“若選李氏子孫,天后何必煞費苦心地謀求稱帝。”
“天后一旦稱帝,所要考慮的,就是她的江山如何傳承,既然天后能為了稱帝而放棄仇恨、啟用武氏族人,那麼……”
“為了她的江山傳承下去,也就只能從武氏子孫中選擇一位皇嗣!”
周興負著手在階上來來回回地踱了一陣,抬頭問道。
“那麼,依你看,如果天后只能從武氏子侄中選擇一個皇嗣,誰最有可能?”
丘神績斷然道:“武承嗣!”
周興道:“理由呢?”
丘神績道。
“武氏子侄中,最有出息的就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從宗法來說,武承嗣承襲的是祖爵周國公,繼承的是武后親生父親的衣缽,所以,他是大宗,武三思是小宗。再從血緣上來說,武承嗣是武元爽一脈,武三思是武元慶一脈,元爽是兄,是長房,元慶是弟,是二房,按照這個順序,武承嗣也該是最有希望成為皇嗣的人,周兄以為如何?”
周興又踱起了步子,踱了半晌,方才止步,回首對丘神績道。
“其實很簡單,這次科舉鬧事,武后拉誰打誰,就一目瞭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