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雖小,裡面的空間卻挺大,被帷幕分隔成了三個部分,中間佈設成一個小明堂的模樣。
雙臂吊垂,笑聲漸歇的李行周被推搡進了左邊帷幕隔開的空間中。
這是一個約有近百平方的空間,裡面站著一群身著朱紫的官員。
雖然各人戰的有些鬆散,但排序卻是井井有條,似是被一把無形的尺子在規矩著一樣。
在這些穿朱服紫的官員中,李行周能認出的就只有剛剛才見面的狄仁傑一人而已。
李行周注意到已然身為宰相的狄仁傑的前面居然還有一個人,大概也是六旬的年紀,但須發卻不見半點的霜星兒,微胖的身形燕坐在狄仁傑的上首,氣度儼然。
滿堂朱紫,但坐著的僅此一人。
距離如此之近,李行周剛才在外面的話語及笑聲在這小堂內俱都聽的清清楚楚。
他這一被推搡進來,那些個朱紫官員們俱都不約而同的看了過來。
除了狄仁傑之外,這些個朱紫官員們看向李行周的眼神中除了好奇之外,最多也最統一的就是震驚了。
東方虯與陳平安已經詳述過了事情的起因,這些個官員們自然是知道事情原委的,也都知道這被左羽林衛押進來的就是今日貢生們鬧事的首領。
甚至可以說沒有這個人就不會今天這一場震動洛陽,也必將遍傳天下計程車子暴動。
之所以會用“暴動”這個詞兒,是因為今天的事情乃至於剛才在此間也能清晰聽到的怒吼咆哮乃至歡呼聲讓這些達官們色變的同時。
也瞬間想到了《國語》中記載的發生在西周末年厲王當政時期的那場“國人暴動”。
當然,現在已不是西周末年,當今聖後更不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昏聵周厲王。
今天全由讀書士子組成的青衿洪流論規模更無與那次“國人暴動”相比,但不知為何,朱紫官員們還是忍不住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個。
或許是因為兩者的起因都是源於弊政?
又或許是因為二者有著相同的國號刪周?那一次發生在西周末年的“國人暴動。”
最終可是以周厲王被憤怒的百姓趕下王位,遠遠放逐而結束的。
當時腦海中猛然閃現過這些,朱紫官員們都強制著不讓自己再想下去!
帶著這樣的想,待他們好奇的看了李行週一眼後滿心的就是震驚了。
震驚於李行周的年紀!
這分明是個少年嘛!
今日引領貢生們捲起這漫天風潮的頭領居然是個少年!
隨即他們又想到了前些日子轟動洛陽士林的那兩次風潮,其主角同樣是這個李行周!
這個看來似乎稚嫩之氣都不曾褳盡的少年。
此刻堂中這袞袞諸公都是久歷風浪之人,別的不敢說,這養氣夫總還有幾分火候。
最初剛聽到貢生鬧事的訊息時他們也不過只是微微色變而已,但此時此刻親眼目睹到李行周本人後,卻難免有些訝然形於面色。
簡直難以置信哪,這麼小的年紀就能在洛陽接連卷起這麼多的風浪。
這清河名喚李行周的少年真是太能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