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壽宴後的幾天時間裡,一個名字以風一般的速度傳播開去。
那是一個囂張的年輕人。
洛陽士林間,在那些個士子們最喜歡聚集的茶肆在王家院中裡不斷的被提起。
當整個士林終於接受了這個石破天驚般的意外之後。
眾人關注的焦點便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魚幼薇背後的那個人身上。
“清河李行周?”
“硬壓東方虯一局?”
“魚幼薇背後之人?
在整個士林都被這個問題鬧的好奇心十足的時候,
一些小道訊息開始流傳出來。
《東武天下篇》救出兄長。
《生僻字》名揚清河。
加上現在的《滄海一聲笑》。
於是,清河李行周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洛陽士林。
書房、會客的花廳、讀書人聚集的茶肆在王家院中。
借宿士子們集中的各寺觀僧舍雲房。
這個名字口口傳揚,不斷的被提到,不斷的被記憶。
隨著這件事情談論的越多,李行周的傳奇性也隨之喧囂塵上。
當然,士林中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及待的接受了這個本來不太好接受的結果。
這些人當然不是對李行周有多少好,他們只是不喜歡東方虯而已。
當然,柿子和大熊這兩個被李行周撒出去的魚餌。
在這件事中起到什麼作用,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士子會對此事發出大快人心的感慨了。
從籍籍無名到名傳洛陽,李行周僅用了短短二十餘日。
就是洛陽文壇驚訝李行周的崛起的時候。
他又宣佈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他的酒樓“三碗倒”正式開業了。
哪怕是幫薛懷義炮製出《大雲經疏》,李行周還是沒有機會見到武則天。
畢竟武則天不會見他這種無名小輩的。
但是,擁有薛懷義的友誼後,李行周自然是不怕薛白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