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犁就是一種可以在雪地裡運輸物資的工具,就跟雪橇差不多!”李東昇解釋道。
“雪橇又是什麼東西?”大家還是弄不明白。
李東昇看這幫沒見識的人,知道解釋也沒用:“你們在這裡繼續討論事情,我去工匠營,到時候直接做出來給你們看就明白了!”
李東昇出了帥帳,軍營里路上的積雪都被鏟的乾乾淨淨,但是被人馬騾驢踩踏過,道路很泥濘,李東昇每走一步都會發出“噗嗤”一聲響,腳上的皮靴子就會陷到爛泥裡。
李東昇找了匹馬帶著張勇他們去了工匠營,找到營主事,把自己的要求跟他們說了下,聽到是陛下親自關注的事情,那個主事立刻把所有的人都召集出來,大家一起動手,各司其職,乾的熱火朝天,很快就拿出了樣品。
李東昇帶著樣品回到帥帳,等李世民帶著一幫文武大臣出來的時候,看到李東昇正站在道路邊看著一匹馬拉著一輛奇怪的車,李世民驚奇的叫道:“咦?這輛車沒有輪子,卻在雪地上跑的這麼快?”
李績也道:“看馬的速度,拉車的馬好像也不費力!”
李東昇上前行了禮:“陛下請看,這個就是我說的爬犁!”
李世民立刻到前面去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這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木頭架子,下面有兩條光滑的木板,跟著雪地接觸,另一頭用繩子牽引到馬匹上,這樣馬拖著可以在雪地上滑行。
“你小子腦子不知道怎麼長的?不錯,是個好東西,有了這個雪地裡運輸就有保障了,命令工匠營全力打造,安排周邊州縣的工匠也幫忙打造。”由於要運輸的物資數量巨大,生怕耽誤了軍機。讓地方上配合軍隊那是必須的。李世民看著李東昇道:“把你帶出來帶對了。你看有了難題你就能幫忙解決,先記你一功!”
能立功肯定比沒有功勞好,李東昇躬身謝過。李世民看著爬犁突然來了興致,拉著李績要親自坐在那爬犁上,然後準備讓馬拉著他們在雪地上跑一圈。嚇的王德跪在雪地裡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勸阻,那些文官們也是呼天喊地,彷彿天要塌了。看著大家都是一副不同意的表情,李世民只好悻悻的打消了這個主意,不過看到程咬金大呼小叫的在坐在爬犁上在雪地裡賓士,眼神裡充滿了妒忌。
已經是正月初,這個時候遼東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李東昇站在大營門前,眼看著周圍的一個個營地裡士兵們都在收拾東西準備拔營起寨,路上不時見到一隊隊計程車卒往北走,不過都是形容憔悴,出來這麼多天大家也不高興收拾自己,反正人人都是鬍子拉碴,頭髮油的不行都打結了。
“東昇,你說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上前線?”李思文看著那一隊隊行軍中士兵羨慕的道:“我們作為護衛部隊,就這麼看著人家去建功立業,唉,,,,,”
“你是光看到賊吃肉,沒有看到賊捱打。”李東昇笑道:“你以為高句麗那麼好打?要是好打隋朝就不會因為高句麗而滅亡了。你啊作為一個國公之子,就在後面等著吧。”
“不是說現在高句麗實力大降了嗎?又被那些志願兵騷擾了一年多,應該沒有什麼挑戰了。”李思文道:“前面的傢伙可就佔便宜了。”
不止是李思文覺得這次戰鬥肯定十拿九穩,從李世民到下面士兵都對這場戰爭都報著樂觀的情緒。李東昇覺得這種情緒不對,他要給他們澆點涼水:“你們千萬不要大意,高句麗國雖小,但自古以來他們的百姓性格都強悍好鬥,只要動了手,那就是死纏爛打,不顧自己的性命。我們兩軍對陣,他們全部報著必死之心,你可以想想那該有多麼難打?就算是一對一,我們也佔不了多大的便宜。”
李思文點點頭:“不錯,聽那些老府兵說就是這樣,他們都是不要命的,反正就是要死也拉著你一起。”
“第二就是高句麗的地形,哪裡山高林密,道路通行不暢,我們這麼多大軍的糧草後勤是很大的問題,要是高句麗人不跟你正面作戰,而且鑽入到森林裡,神出鬼沒的偷襲你,你怎麼辦?我們所有的騎兵全都廢掉,他們就算拖也把我們拖死。對於我們來說攻城其實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找到高句麗人的主力,把他們全部消滅掉。想當年隋煬帝楊廣也不是一個愚蠢的皇帝,他為什麼會在高句麗連敗三次,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啊!”
“說的好,朕被你說的出了一身冷汗。想來朕也是犯了輕敵的大忌。咱們現在要想的不是如何攻下城池,現在要解決的是如何在山地裡行軍,怎麼在山地叢林作戰中減少損失,這個問題大家要認真考慮。”
兩個人在談話的時候,身後突然傳出了李世民的聲音,李東昇嚇了一跳,你是不是幽靈?為什麼走路都不帶聲音?身為君主偷聽下面人的談話,還要不要一點體面了。還好我們沒有說你的壞話。
周圍的武將文官們神情都變得凝重的很,大唐立國這些年從被突厥包圍簽訂了渭水之盟以後,跟周圍的國家打仗就戰無不勝了,從東突厥到高昌、吐蕃,這樣的成績讓大唐從皇帝到百姓,都是心氣很高,對自己的軍隊期望都很高,直覺的認為東征高句麗也和過去一樣一出手就拿下,特別是現在有了手榴彈這個大殺器以後,君臣之間都對戰爭的前景非常的樂觀。現在卻發現李東昇在這樣優勢的情況下還是保持著清醒,剛才那一番話就像是一盆冰水對著李世民當頭倒下,讓李世民重新冷靜下來。
看著年輕的李東昇,李世民心中波瀾起伏,這個傢伙到底是什麼情況,年紀輕輕的比那些宰輔都要老成,要不是看他的臉真以為他是五六十歲的老成精的傢伙。他頓了一下道:“今天得藍田候提醒,免得朕犯下大錯,來人,給他記上一功,等我軍凱旋迴朝再論功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