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不來此,還不知道天下原來是這副樣子。
若我一輩子在成都,這百姓的模樣豈不是盡從大臣口中所知,他們若有欺瞞我的,我還不是一輩子被矇在鼓裡。”
趙鉅聽兩人對話,立刻猜到這個少年便是太子劉禪,慌忙下拜於地,
劉禪出於對這些世家豪族的厭惡,只是虛扶了一下,淡淡地道:“你且起來吧。”
趙昊拍拍劉禪的肩膀,和他並肩而立,看著遠處烈日下辛勤勞作的民眾,微微感慨道:
“百姓的模樣一直就是這樣,無人不飽暖的日子只怕千年之後也不會到來,做天子的高高在上,肯定不能瞭解每一寸土地的情況,
但只要有一顆愛民的心,堅守正法,以做一個好人為己念,這青史留名也不算太難。”
劉禪奇道:“子玄哥,這話丞相也跟我說過。”
“丞相?孔明先生嗎?”
劉禪用力點點頭,說起諸葛亮,他滿眼的崇拜掩飾不住,激動地道:
“丞相大才,清廉如水且愛惜百姓,一應軍務民政皆出丞相之手。
他只有薄田十五畝,桑樹八百株,除此之外,不求私利,連天子的賞賜都分賜眾人。
他常常教我需時時以百姓為念,必能名垂青史——
丞相和冠軍侯若是相逢,必能一見如故,一文一武,興我大漢。”
諸葛亮是千古人臣的典範,可這千載時光,也只有他一人而已,連趙昊自己都做不到諸葛亮這般為事業不計一切,
不過他倒是沒有忘記自己跟劉禪聊天的目的。
“趙兄,聽說你是這番禺趙家的扛把子啊。”
扛把子?
什麼意思……
趙鉅一陣恍惚,不敢應答,趙昊溫和地一笑,
“不必害怕成這幅樣子,一筆寫不出兩個趙,我又不會吃了你。
聽說你們的子侄積極參軍,現在都是我們背嵬軍的支柱豪傑,說起來,南海還是離不開你們。”
趙鉅的骨頭都輕了幾兩,可他敏銳的感覺到,趙昊絕不是這麼好說話的人。
他之前就已經對趙昊的各種事跡做了一定的收集分析,還以為接下來趙昊肯定會如忽悠士家一般,誘他們行商分銷這菸草茶葉,
可沒想到趙昊從袖中掏出一本線裝書放到趙鉅的手上,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