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殿內,金碧輝煌。
漢明帝看完耿秉的奏書,陷入沉思。外戚之亂,他不是不知,可凡事都得講究平衡,如今滿朝大臣,都是功臣之後,自恃功高,他需要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外戚,既能上馬殺敵,又能以重臣之位、外戚之親,制約群臣。可是,外戚力量太薄弱,馬防馬光等人,都是小小的黃門郎,怎麼能擔當重任?馬防是馬氏的才俊,優於兵略,可以殺敵,漢明帝屢想重用,但馬皇后再三勸阻,他不想拂皇后意,只好摒棄,時間蹉跎,馬防漸老,再不用,恐怕無法再用了。
“難道耿秉受其他功臣叫唆,前來出頭?”楚王英、廣陵王荊謀反的事湧上心頭,漢明帝平時最恨大臣勾連,頓時龍顏大怒,是該出手敲山震虎了!漢明帝厲聲喝道:“耿秉!”
耿秉心中一凜,應道:“臣在!”
漢明帝雙眉倒堅,殺氣騰騰,將耿秉寫的紙帛揉成一團,狠狠擲在地上,喝道:“耿秉,你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難道不知臨陣換陣于軍不利嗎?你胡言亂語,究竟是誰指使?哼,還敢硬著脖子,跪下!”
事已到此,耿秉只能一條路走到黑,昂然道:“臣冒死上奏,與他人無關。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臣無罪。”“放肆!”漢明帝大怒,這些功臣之後,平時就打著為國為民的招牌,一個個脖子比石頭還硬,更激起了漢明帝的怒火。
殿外馬上闖進四個虎背熊腰的御林軍,壓著耿秉的肩、腰、膝,想讓他跪下去。耿秉向來十分謹慎,這時突然竄出一股牛性,硬挺著就是不跪,他腰圍八尺,又有千斤之力,四個御林軍一時無可奈何。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馬防站在百官末位,心裡樂開了花:“妙啊,真是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耿秉平時小心翼翼,跟縮頭烏龜一樣,這時吃了豹子膽,敢強行出頭,哈哈,好得很!耿秉一倒,耿家勢衰,等我西征回來,立功封侯,再來慢慢收拾耿家其他人!”
“好,有骨氣,有骨氣,又是一個強項令!真不愧是功臣之後!”漢明帝怒及而笑,心裡卻暗暗佩服耿秉的勇氣,“押下去,關進牢獄,送司隸校尉受審,朕倒要看看,他能硬到什麼時候!”殿外湧進十餘名衛士,將耿秉橫七堅八拖了下去。
漢明帝拂袖而去,中常侍拖長尖銳的聲音嘶喊道:“退朝!”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莫名其妙。大司徒鮑昱上前,俯身拾起紙帛,展開一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看完,他將竹帛遞給第五倫。群臣才知耿秉擔心外戚掌權,禍害國家,才冒死上奏,可出征在即,臨陣換將,折損士氣,是不祥之兆,歷來為兵家所忌,難怪漢明帝大發雷霆。可是耿秉這份勇氣,著實讓人敬佩。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羞愧得低下頭來。
馬防又是高興又是擔擾。他想起每一次主動請纓,上陣殺敵,都被妹妹馬皇后阻止。他的一生,都生活在父親馬援與妹妹的光環與陰影下。有時他恨,為什麼要生在功臣與外戚的家裡?倘若不是這樣,憑自己的才幹,早就萬里封侯,名揚海內了。可是,人生本就無奈,生與死,是無法選擇的。
司隸校尉王康伏於案前,三角眼高高吊起,望著死也不肯跪下也不肯認罪的耿秉,毫無辦法。王康十分崇拜武帝時的酷吏張湯,小時候,仿效張湯“訊鼠”的事,抓來一條狗,寫了一份訊詞,一番拷打後,綁在馬蹄上,五馬分屍。他辦了許多案子,再硬的角色到了他這裡,大刑一上,立時招供。當年楚王英謀逆,拒不認罪,王康將楚王英放在鍋裡蒸,聲稱要煮了他,楚王英懼怕,不得不認罪。王康心狠手辣,藉此興起大獄,反覆誅連,被嚴刑拷死的有上萬人。可這次,面對耿秉,他不敢輕舉妄動,不得不揣摩上意。
“王大人,不要問了,我耿秉仰不怍於天,俯無愧於地,判我死罪容易,要我認罪,萬萬不能!”耿秉昂然道。王康嘆息一聲:“將耿都尉押下去,記住,好酒好肉伺候著,不得傷他半根毫毛!”
獄卒躬聲應答,押耿秉退下。王康蜷縮在案前,摩挲著手中沾滿血跡的牛筋鞭子,凝神默思:“耿秉世代為將,他力諫不可重用外戚,正是良言苦口,如果加以重罰,萬一皇上反悔,那我不死定了嗎?可是,不重罰,又拿什麼向皇上交差?”
正想著,獄卒來報:“王大人,馬大人來訪。”王康眼睛一亮,道:“快快快,有請。”
燈光如豆,搖曳不定,撐不開刑訊房濃濃黑暗,剃骨刀、絞架、甕缸等刑具隱在半明半滅中,散發出濃濃的血腥味,憑添幾分恐懼。案几上,兩個缺口的大海碗,一壺濁酒,王康與馬防你來我往,喝了不知幾杯。
兩人東一句西一句,漫無邊際地聊著,其實彼此心底雪亮,看看長夜將逝,王康忍耐不住,問:“國舅爺,先帝待遇功臣,曲加寬容,陽示推崇,縱有過失,也大多加以赦免,不知當今皇上怎麼樣?”
馬防哈哈一笑,一口喝完碗中酒,兩隻眼睛在黑暗中閃閃發亮,低聲道:“王大人,楚王英、廣陵王荊謀反都由你一手做成,輾轉牽連數萬,試問天下真有這麼多謀反的人嗎?”王康一凜,心想:“這可是皇上的意思,是機密,馬防是外戚,當然知道了,他要繼續說下去,我該怎麼辦?”一顆心砰砰直跳。哪知馬防話鋒一轉,道:“談這個可沒啥意思,我還是給王大人講個故事提提神吧。你知道周亞夫嗎?”
王康尷尬地抹抹嘴巴,笑道:“周亞夫力挽汪瀾,平定七國之亂,是一代名將,誰人不知,哪不曉呢。”
“好。”馬防道:“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當了丞相。有一天,景帝想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候,百官都沒意見,周亞夫卻跳了出來,極力反對,說高祖有白馬之約,不是劉姓不能封王,沒有立功的人不能封侯,不遵守這條規定的,天下人可以共同攻擊他,王信雖然是皇后的哥哥,可是沒有戰功,現在封他為侯,是背信棄約的事。景帝聽了,沒有再封王信為侯。”
馬防頓了頓,接著道:“竇太后、王皇后都非常憎恨周亞夫,周亞夫不以為意,我行我素。匈奴來降,景帝高興,想封他們為侯,周亞夫又跳出來反對,景帝十分不滿。有一次請周亞夫吃飯,給了他一塊很大的肉,卻不給筷子。周亞夫無從下手,很不高興,也不去想皇上的用意,直接衝管酒席的官員說,拿筷子來!景帝道,給你一大塊肉,你還不滿意嗎?周亞夫岔岔退下了。於是,景帝將周亞夫罷了官。周亞夫的兒子犯罪,牽連了周亞夫,景帝將他送給廷尉審訊,廷尉不知所從,不知景帝的用意。這時,王皇后遞了訊息給廷尉。廷尉大喜,說你周亞夫生不造反,死了也會造反的。於是,將他關在牢獄,活活將他餓死了。周亞夫死了第二天,景帝便封了王信為蓋侯。”
王康大喜,眼珠子滴溜溜轉了幾圈,笑道:“馬大人講的這個故事,真是有趣,有趣,哈哈哈……”
“來,故事講完了,咱們不醉不休,不醉不休……”
兩人又喝了一陣,馬防搖搖晃晃著站起來,瞧了瞧案前的奏摺,卷著舌頭道:“王、王大人,這奏摺上的字龍飛鳳舞,煞是英武,可是,卻不是耿秉寫的,寫這奏摺的,怕是另有其人。”說完,也不等王康答話,馬防深一腳淺一腳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