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大周皇帝親自前來。
說了那麼多,卻不需要自己做事情,只希望到時候天下大亂,宗門勢力完全聯合時,可以稍稍偏向大周,如此提議,看似沒什麼,但細細思考,卻有很大的問題。
萬一大周和宗門勢力開戰呢?
先不說自己沒實力,若有了足夠的修為,屆時該怎麼選?
能平衡這兩股強大的力量嗎?宋知書很清楚,完全不能,甚至於還會讓矛盾更加激烈。
除非真如大周皇帝所言,走上聖道,成為聖人。
但那何其之難?
所以在這種時候,自己絕對不能做任何決定,當然,也不能選擇拒絕。
畢竟對方的身份放在那裡,故而現在宋知書能做的只有一點,在儘可能不惹怒得罪大周皇帝的情況下,說出自己的想法。
“宋先生的意思,朕也瞭解,只不過”此時,大周皇帝還想再說點什麼。
只是很快,旁邊的鄭公文卻微微搖頭。
“宋先生之言有些妄自菲薄了,當然,此事也著急,朕也有時間等宋先生的回答。”大周皇帝思索了一下,才繼續道。
他明白鄭公文的意思,在這種時候,不能逼迫得太緊。
宋知書不同於一般的讀書人,道儒雙修,又有蜀山劍宗和太昊劍宗的關注,加上本身在儒家方面的才華,就算身為大周皇帝,若有些事情太過的,也並不太好。
在這種情況下啊,要給予對方足夠的時間才行。
“多謝陛下理解。”
宋知書也不想直接拒絕。
大周皇帝給的好處和承諾,自己自然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能夠透過這些關係,在將來天下大亂時做一些實際的東西。
爭奪散修盟盟主是如此,不直接拒絕大周皇帝也是如此。
妖魔之亂即將到來。
天下勢力的格局,幾乎每日都在變化,想要參與,並且做點什麼,單純的修煉是不行的,且透過各方勢力,自己還能時時刻刻掌握各種訊息。
隨即,宋知書與大周皇帝又聊了幾句,便獨自告辭離開了。
拒絕了鄭公文,又沒有明確答應大周皇帝的拉攏。
今日之事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