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刻,他有些茫然的看著周圍眾人,但從這些人的反應來看,就感覺到了不一般。
“聖人意志提前出現,認可了《中庸》,這.”
“沒錯,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情況,我想,此次大會的第一”
“聖人意志啊。”
會場中心的七位大儒相視一眼,眼中全都是震撼,因為聖人意志並不是他們所喚出來的,而是主動出現,全都是因為《中庸》,不過因為自己是大儒,也需要繼續主持大會,所以看上去有些鎮定,當然內心中的驚駭,只有自己知道。
“此次龍源大會的拔得頭籌者,為宋知書。”
最後,由古云大儒開口,他沒有望向會場的看臺,而是面前的李策玄和宗禮等人。
眼中的意思也非常簡單,就是詢問二人是否認同這個結果。
當然,無論二人是否同意,但結果已經註定。
因為宋知書的那篇《中庸》,直接讓聖人意志提前降臨,這是以往龍源大會都沒有發生過的,就算是以前聖人還年輕時,都沒有發生過。
“學生沒有意見。”李策玄率先開口,微微躬身。
他內心中非常清楚,從《中庸》開篇的第一句話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的學說不如宋知書。
作為讀書人,雖然還不是很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李策玄有一點很清楚,這《中庸》對於儒家而言的意義,有可能不下於那篇《大學》。
所以宋知書奪得此次大會的第一,他心裡是信服的。
“學生也沒有意見。”
宗禮看著那聖人意志消失的方向,隨即也回過神來,微微拱手。
因為在那八道聖人意志當中,也有自己的先人,但已經坐化了,如今出現,讓宗禮想到了小時候聖人對自己的教導。
而宋知書的那篇《中庸》,他理解的更加深刻,畢竟從儒家方面而言。
宗禮可以說是這一代年輕一輩讀書人的佼佼者。
感悟的道理更多。
所以更能看出,《中庸》一篇,可以蓋壓此次大會所有人的學說。
故而宋知書奪得第一,宗禮沒有任何意見,甚至於此刻的眼神也變得不一樣了,因為他能看出來,對方在儒家方面的天賦,絕對可以說極其驚人的。
先拿出《大學》,現在又拿出《中庸》,連續兩篇啊.
事實上,宗禮的想法,也是在場所有大儒們心中所思考的。
宋知書的《中庸》,引得聖人意志提前降臨,這已經可以說明其學說意義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