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書終於將全篇《中庸》都誦唸完畢。
隨著他注意力不在文章上的同時,也終於看到了,凝聚在自己頭頂上的聖人意志。
之前誦唸中庸,宋知書在以自身的經歷進行理解,以此來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心中也有了更多的感悟,雖然不說完全理解,但從體內再一次增多的儒家正氣來看,他對《中庸》的理解比之前更深刻。
只是,此刻他也沒有想到,聖人意志,居然會出現。
當宋知書以及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
整座會場突然震動。
一股柔和而又強大的氣息,席捲了在場每一個人。
無論是大儒,還是修行多年的強者們,都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偉力。
那是源自於聖人的力量。
也就是在這時候,會場上一道道儒家正氣湧動,再一次匯聚起來,組成了一個個金色的文字。
同時,那立於半空的聖人意志們望向宋知書,輕聲開口。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善!”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善!”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善!”
聖人意志的聲音並不大,也沒有什麼震懾人心,但卻給人一種心安,彷彿只要這種聲音出現,天地之間就一片光明,不會有任何邪惡之力出現。
宋知書明白,每一位聖人,都領悟了那所謂的【至善】之力。
所以他們的話,一舉一動,不僅與天地相合,還有一種可以撫平人心的莫名力量。
也正因此,有聖人出現,才可以完全壓制妖魔,妖魔那種引動人內心邪惡的手段,對於聖人而言,是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相反還會被聖人剋制,也就是聖人可以鎮壓北洲妖魔的根本原因。
而聖人的力量雖然強大,但順應天地,只要不是有意識的,並不會對人產生影響。
如此,會場上的那些人即便感受到了聖人之力,但並沒有被其壓制。
聖人至善。
很快。
那由儒家正氣所組成的聖人意志,也在此刻突兀之間消失了,只留下那由金色文字組成的《中庸》,呈現在所有人面前。
只不過,宋知書並不知道那聖人意志出現和消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