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找不到,對於天下而言,無疑是一件壞事。
“三大劍宗,各大仙門合力,加上大周朝廷,死了那麼多人,居然還是無法遏制,到底是因為聖人隕落,僅憑藉道門和佛門難以完全壓制,現在是七十二地魔,那將來呢?”
“若到時候聖人手段逐漸失效,三十六天魔出現,又如何壓制?”
太昊掌教也開口了,言語當中有著深深的擔憂,他們的反應其實已經足夠快了,可那妖魔實在難纏,同境界的修士基本沒有太大用處。
隨即太昊掌教轉頭望向古云大儒道:“不知現在儒家有何手段應對?”
鎮壓妖魔,最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依靠儒家讀書人。
無論道門還是佛門都很難應對。
故而太昊掌教才會想知道儒家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聖人的手段不止在北洲,聖人坐化後文宮化作古境,不出意外的也即將開啟了,那裡定有聖人對付妖魔的手段,不過想要得到其中真正造化很難,有德者居之。”
古云大儒開口,但就說了這樣一句話。
太昊掌教沒有立即回應,只是與太上長老相視一眼。
在場的都是明白人,二人自然知道古云大儒那句話中的意思。
聖人文宮古境,天下矚目,儒家各學派都在盯著,這古云大儒所屬的南派自然也不會放棄,不過南派現在不算強大,即便進入其中,不一定能得到聖人遺留的造化和手段。
所以需要支援。
“古云先生與大周文宮,在我太昊劍宗開設書院,助我劍宗奪氣運造化,我太昊劍宗自然也會鼎力支援。”太昊掌教直接開口,表明自己的態度。
實際上不僅太昊劍宗,蜀山、青城,以及各大仙門,都與儒家有合作。
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聖人文宮古境的開啟。
到時候是一場爭鬥。
誰是贏家還猶未可知。
而太昊劍宗和南派儒家走的比較近,幫助南派儒家,也是在幫助自己。
只要能拿到聖人留下的造化,太昊劍宗也能從中獲取好處。
大爭之世。
一步慢,步步慢。
為了因對將來的劫難,所有人都要做好準備。
古云大儒聞言,沉思片刻後,便望向太昊掌教以及太上長老,微微共生:“太昊掌教之意,老夫是明白的,不除了此事之外,還有就是在不久後召開的龍源大會,我南派一脈準備拔得頭籌,藉此機會壯大,也希望太昊掌教能鼎力支援。”
儒家的盛會,影響的不僅僅是讀書人,各大仙門都會留意,選擇支援親近的儒家學派。
所以看似儒家內部的學派之爭,以往各大勢力都不會在意,可今時不同往日,儒家的事情沒有人能選擇置身事外,因而太昊劍宗的支援,在古云大儒看來也是需要的。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