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掌教對此自然不會拒絕。
南派儒家一脈若是能夠拔得頭籌壯大起來,甚至於成為整個儒家最重要的一脈,那從旁協助的太昊劍宗能得到多少好處,不言而喻。
而且這是之前雙方早就商量好了的,此次古云大儒再次提出,只是不希望出紕漏。
“天下將變,亂起甲子年後,有些東西,必須要快一點了。”
太上長老嘆氣,這不同於其他,事關天下蒼生,誰都逃不了,不怪他不擔憂。
“不錯,有時候必須要用非常之法。”
古云大儒也認同這種說法,隨即望向太昊掌教,躬身行禮:“今日為宋知書之事,我大周文宮強行出頭,插手太昊劍宗之事,老夫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宋知書在儒家上天賦絕倫,對我南派一脈不可或缺,還請掌教不要介懷。”
大事說完了,自然該說點其他的了。
古云大儒來此,也是想要在這件事情上多解釋一番。
之前自己和文宮讀書人,為保宋知書,差點與慕長歌鬧翻,慕長歌什麼想法,古云大儒不會太過在意,但不希望讓南派一脈與太昊劍宗生了嫌隙。
“古云先生無需放在心中。”
太昊掌教搖頭:“此事並非儒家之錯,我太昊劍宗也有問題,宋知書所做也是為求公平,於情於理都並無不妥。”
他知道古云大儒說這句話的意思,而這也是自己的最真實的態度。
事情放在臺面上,而且已經解決,沒必要在虛與委蛇。
最重要的是,接下來能和儒家繼續順利的合作。
有些東西確實不用較真。
這不僅僅是為了太昊劍宗,也是為了天下蒼生。
“老夫也謝過掌教了。”
古云大儒開口,事情既然說開了,那就沒什麼。
雙方處理的問題的方式是不同,可目標到底是一致的。
太昊掌教見此還禮,然後繼續道:“不過我能看出,宋知書因為此事,對劍宗有意見,這沒什麼不對的,終究是我們的問題。”
“而我還是那句話,就算發生今日之事,宋知書選擇離開劍宗,但他依舊是劍宗之人。”
有些東西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開的,就如宋知書所遭受的那些,畢竟無法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
太昊掌教理解,心裡也沒有任何怪罪的意思,他希望能透過時間來化解這些恩怨。
“宋小友是知曉大理的人,老夫倒覺得掌教不用太過擔心。”
宋知書的為人,在場幾人古云大儒最為清楚,他知道宋知書離開劍宗,並不只為了今日之事,因為就算沒有,日後也是要離開的。
“如此便好。”太昊掌教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而後三人又在幾件事情上達成一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