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很頭痛,自己剛回到長安,屁股還沒坐熱呢,竟莫名捲入奪儲的泥沼裡。
李家列祖列宗做證,他是真沒這個想法,一絲念頭都沒有。
可別人並不這麼認為。
李賢和李顯都是武后親生的,都是天家嫡子。
有了“嫡子”這個名分,就說明二人已經拿到了奪儲的入場門票了。
李賢是老二,李顯是老三,但排位並不重要,只要是嫡子,都有奪儲的權利。
這事兒是有先例的,李世民給大唐的傳位制度帶了一個很惡劣的壞頭。
當年太子李承乾謀反,就是因為李世民對魏王李泰太過偏愛,李泰的府邸儀仗和各種賞賜,竟已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這給李承乾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至於性情大變,最後竟等不及親爹斷氣,發起了叛亂。
李承乾被廢黜後,李世民還沒吸取教訓,太子之位久懸不立,在李泰和李治之間來回搖擺,導致天家兄弟內鬥愈演愈烈。
大唐立國至今,歷經三代帝王,有意思的是,李世民和李治在各自的兄弟排行中都不是嫡長子。
這個事實向外界透露的訊號很不好,只要太子之位空懸,基本就等於無聲地鼓勵天家的兄弟們,尤其是嫡子們可以憑本事爭一爭,反正先帝們的皇位也是這麼來的。
所以,這也是太子李弘病重,李賢秘密歸京後,長安城裡充斥著緊張肅殺氣氛的原因。
奪儲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然後,一個可怕的事實來了。
李欽載是李顯的老師,在外人眼裡,他就是所有人預設的幫助李顯奪儲的王牌謀臣。
解釋都沒用,師生關係堪比父子,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李欽載作為老師,怎麼可能不幫自己的弟子?
可是……李欽載是真沒這個打算啊!
“我對奪儲沒興趣,知道嗎?”李欽載盯著武敏之道:“我也不會參與這件事,李顯更不可能當上太子,他沒那實力。”
武敏之呵呵直笑:“相信,先生說什麼,弟子都信。”
嘴上說著相信,可武敏之此刻的表情卻一副欲蓋彌彰的樣子,還猥瑣地朝他擠擠眼,好像在說我都懂,咱不對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