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兒?”羅小喬有些好奇。
“小喬,你忘了?每年不都這樣嗎?每次交完賦稅,總有一些過不下去的人家,出來碰運氣,找活兒呢。”黃嬸子捶了下腿。
“說起來,你家當年也差點走上這條路,虧的大山家仗義…”,黃嬸子沒往下說,都過去的事情,不想再提了。
羅小喬有些傻眼,她真不記得了。
看村民的樣子,都見怪不怪了。
“村長爺爺,您給說說唄”,羅小喬覺得有必要弄清楚。
“你要聽,我就說給你聽聽”
羅金榮在鞋底上磕了下菸袋鍋子,沉重的說。
“咱這北地,年年打仗,人口少的可憐。靖王同情百姓,為了讓老百姓有口飯吃,鼓勵大夥兒開荒,也給每戶都配了田地”
“這不是好事兒嗎?”羅小喬疑惑的問。
“是好事兒,但你也知道,就咱靠人力開荒這樣,種啥能收回來種子錢?”羅金榮說。
“是啊小喬,咱村算好的了,有些窮的人家,連農具都不夠,憑啥開荒啊”,黃大娘繼續插嘴。
“我們當家的當年不知道,心想有一把子力氣,地又不收多的錢,就也開荒,生地養了四五年,終於養成了良田”,黃大娘喘了一口氣。
“然後呢”,羅小喬問,她似乎有些預感了。
“然後?荒地五年不交稅,過了五年收田稅。咱就種點兒豆子和小麥,交完稅後只夠一家人省吃儉用的。”
黃嬸子說:“第五年,又遇上了天災,收成不好,只能借銀子抵稅,還不上只好把田地給了大戶人家。現在我家也就剩下三畝田了,唉~”
羅小喬明白了。
羅金榮牢騷上來了,也有些收不住:“你看集上這些人,八成是把糧食賣了,種子都沒了,明年種什麼?就算還留了點兒,等都種到地上,青苗時節,什麼還沒收呢,吃什麼?”
羅小喬有些吃驚。
“每年都這樣,窮人最後賣的沒糧了,走投無路就要賣地,自己變成佃農,租種地主家的土地。”羅金榮說。
羅小喬有些皺眉頭,封建社會,土地兼併,窮人的命啊!
歷史不就是這樣嗎?
農民沒錢,就去向地主借貸,地主趁機收地,農民淪為佃農,從此世代受剝削。
農民受不了以後就要反抗,然後就新一輪的農民起義,新一輪的土地分配,一個又一個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