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長爺爺,咱這荒地不是很多嗎?那些特別差的也不要銀子,難道不能去開一點兒嗎?”,羅小喬問了下去。
“是可以開,但是靠什麼開啊,牛也不是誰家都有的,開荒累死頭牛,賠都賠不起。開完以後掙不到錢,最後辛辛苦苦好多年,地還是成了大地主家的”,羅金榮嘆了口氣。
“與其自己開荒,不如去租種別人的良田,咱村好多人家,都是佃的地主家的地呢。”
高顴骨的女人,也有些感傷,因為她家就是佃戶。
“不是說不允許兼併土地嗎?”
“明面上不允許,但欠債還錢,還不起拿土地來抵,誰也管不著不是?”羅金榮說。
一車人的心情都說不上好。
他們沒有說出口的話是,這裡還有戰亂,有時候韃子也會流竄過來,他們過境後,留下一些無主的土地。
百姓們到逃命要緊的時候,很多人選擇做佃戶。租種別人的良田,總比自己開荒強吧。尤其將來還不知道田地歸誰?
羅小喬有些嘆氣,怪不得羅家村那麼大一塊荒地,都沒有人要呢。
對於土地兼併,她無權無勢,真的做不了任何事情。
即便是靖王。其實他已經做的很好了,給了很多的優惠政策,甚至也分發了部分農具。
但北地本就不適合莊稼生長,再多的土地,最後也僅能餬口。
況且兼併的事情,只要豪門想做,擋是擋不住的。
窮人那麼多,稍微給他們點高利貸,就有可能利滾利,把土地滾沒了。
就是不用高利貸,每年必徵的稅賦,對這幫老百姓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談什麼其他?沒見那些上了年紀的農人,全是滿面悽苦嗎?
多數人家,只能顧得上眼前。差一點的,就要拿著以前分給他們的土地,換銀子,換取日後的生活。
再遇上天災人禍……
不行!
羅小喬想。
別的她管不著。但既然打定主意在此地落地生根,就不能再過朝不保夕的生活。
邊境的安定和社會治理要靠靖王,土地的高產,她自己來做。
羅小喬更加堅定了機械化種田的念頭,以及改良種子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