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來了,味道如何,得嚐嚐了。
曹磊咬向了漢堡,咬了一大口。吃了起來。
這個自已人工做的漢堡,比過去吃過的肯德基的漢堡差不多,但是,曹磊相信,這些個的漢堡,在這個世界的西京,就是美味。
這世界那些正宗的“肯德基”店,比咱差多了。
做好了漢堡,曹磊便開始做炸雞。
炸雞又名黃金雞,有著焦焦的外皮,爆漿的雞肉,還有香辣鹹麻的味道,掀起了一股男女老幼吃炸雞的熱浪。吃一份原味炸雞幾乎相當於攝取了人體3天所需的不飽和脂肪。
在西方,裹粉油炸的烹飪方式最早追溯到中世紀的油炸麵糰(用麵粉包裹葡萄乾,堅果等餡料,油炸之後配合糖霜等食用的小吃)。最早的裹粉炸雞是蘇格蘭人製作的,但是當時的炸雞沒有調味。十九世紀之後,美國南方的黑人將蘇格蘭的裹粉炸雞技法與西非的調味技法相結合,促成了美國南部風味的炸雞,一直流傳至21世紀。
在做漢堡時,曹磊一同將雞翅根清洗乾淨,用叉子或者牙籤在翅根上插些洞,便於入味。加入2大勺烤肉料,拌勻醃製。
在漢堡做好後,曹磊將炸雞粉加入適量清水調勻成稀薄的狀態,並將醃製好的翅根先過一層薄薄的溼糊。等到麵粉、澱粉、炸雞粉混合均勻後,曹磊將翅根放入粉中揉搓滾壓使之沾滿面粉。
曹磊喜歡吃那種厚厚的外殼的炸雞,所以他重複裹了一遍粉。
再在翅根上刷油,放入炸鍋中的炸籃內。當鍋中的溫度達到了180度後,曹磊將翅根在鍋中炸了起來。由於第一次當達師傅,所以曹磊曾幾次拉出炸籃檢視炸制的情況。
不負所望,曹磊終於炸出了炸雞。
端著漢堡與炸雞,曹磊出了廚房,坐在外面的弧形長桌邊,吃起了自己的產品。
炸雞肉嫩入味,帶片片脆鱗,香酥可口,味道比肯德基等快餐店賣的炸雞還美味!
打了一個飽嗝,曹磊問:“系統,漢堡套餐多少錢?”
“漢堡30元,炸雞40元,冰爽30元。一共是100元,可以分開賣。”系統說。
曹磊問:“那我吃的炸雞與漢堡……”
“請支付70元。”
曹磊豎了小指:“奸商!比我還奸商!”
說完,曹磊便付了70塊錢,回去了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