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爾自己倒臺了,但其他的賢者好像就半點事情沒有。
總不能他們個個都是被阿扎爾逼迫參與進這場造神計劃的吧?
人做錯了事情,但付出的代價有限,這種行為不會被當作寬容,只會被當作軟弱。
只給少數人的赦免是善良,給了太多惡人寬容,就等同於放縱為惡者。
但納西妲和大慈樹王一脈相承的善良就是這樣。
好訊息是,祂對惡徒都這麼善良,那麼願意信奉祂的凡人,憧憬祂的凡人,應該是可以得到神明的注視,以及更加寬容的對待吧?
總之這就是有個好領導的強大之處了。
賢者們瘋狂搞事情,納西妲跟在後面收拾殘局,任勞任怨。
須彌城幾乎沒有死多少人,這些賢者更加不至於把自己的妻子兒女或者視若兒女的愛徒獻祭了,然後發出【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我一定會製造出神明的】的悲切吶喊。
結果最後也確實造神成功了。
就還挺不錯的。
用文字去描述這些人的命運,往往帶著一種可笑的必然。
這種必然叫做命運。
無數人的犧牲和努力,掙扎和痛苦,只需要用兩三行字就能夠概括,並且進行一種並無嘲諷意味的嘲弄。
但姜青知道,這是因為自己看到了他們的結尾。
從開始走向結束,命運為你準備了無數個選擇,無數個分支。
可當你站在故事的結尾回望,會發現命運其實就是一條筆直的道路,沒有任何的分岔和選擇。
賢者們的計劃,本質上是一種自以為理解神明,乃至是超越神明的傲慢。
傲慢往往是基於認不清現實,自己覺得自己行了的自負。
而戰爭是命運所有手段之中,最為殘酷最為冰冷的手段。
只需要一場盛大的火焰,從防沙壁一路燃燒到須彌城,然後整個故事都平靜了。
索求公平者明白命運的艱難,然後主動降低自己的要求,一點一點地為了未來做出努力。
自由的森林民也會感受到來自沙漠鐵拳的溫度,然後發現你我都是兄弟,我應該幫助你們。
熒思索了片刻,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姜青的提議。
在稻妻的時候,甘雨帶著她光速見到神明。
雖然將軍的反應有些不在預料之中,但熒還是察覺到了,一個好隊友的價值。
蒙德和璃月,她連神明是誰都找不到,而在稻妻,雷電將軍主動接見了她。
現在和姜青的合作,她還沒有踏上須彌的領土,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盟友是誰,神明有什麼價值,敵人要做什麼。
她實在不想拒絕這樣一個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