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能夠不用元素力,能夠控制力量······但體魄已經強硬到了這種程度,普通的武士還能怎麼樣?
更何況,他也從來沒有想過殺死九條裟羅。
姜青想要的是反抗軍勝利,幕府失敗。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和九條裟羅有生死之仇,必須要一方倒下。
恰恰相反,九條裟羅活著才更加附和他後續的計劃。
五郎和九條裟羅就是生死之敵。
他殺死了太多的幕府甲士,九條裟羅也殺死了更多的反抗軍將士。
但凡稍有良知,對於同袍有悲憫之情,他們兩個戰場相遇,也必然是必殺的死局。
後來的談判,也不過是在不得不追求和平的基礎上,只能夠選擇和談了。
九條裟羅不能違背熒的意願,她要站在反抗軍的一方,九條裟羅就只能讓步。
因為這是將軍的朋友。
而珊瑚宮心海自然是渴求和平的一方,她最清楚了,和幕府的戰爭最後是沒有勝利可言的。
所以到了最後,兩個生死之敵反而有機會坐下來慢慢談了。
交談的基礎就是實力。
反抗軍有熒。
在被將軍通緝的日子裡,反抗軍接納了熒,並且她也再此留下了不少的回憶。
正是因此,她願意在反抗軍不犯錯的情況下,支援反抗軍。
而她認識將軍,和八重神子是朋友。
當時幕府的秩序已經被重建了,三奉行之中最為強勢的反而是社奉行,勘定奉行還未決斷,接手天領奉行之位的是一個不被作為天領奉行培養的二少爺。
在將軍不動手的情況下,幕府只能選擇和平。
而幕府有將軍。
無需贅言,鳴神的名號已經足夠任何人保持和平的心思。
熒能夠影響到將軍,大家實力有對等的可能,才有了交流的必要。
很多古怪事情背後的邏輯並不複雜,比如珊瑚宮心海接旗反抗將軍,最後卻沒有被幹脆處死,反而能夠逼迫幕府讓步,給予海祗島更大的自主權。
這種弱勢方卻能夠逼迫強勢一方退讓的荒謬事情,本質上永遠都不會荒謬。
因為這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一旦發生了,往往就是有比情理更加強大的力量介入其中。
比如——熒打敗了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