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義的事情,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
但也有一位經典的角色有這麼一句臺詞,一個人能夠為心中的正義,支付多少代價呢?
就結果而言,執行正義未必就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更何況,正義和正確往往有兩種執行物件,標準又是由人類自己來制定的,這就給判斷增加了更多的麻煩。
所以姜青對這些事情不做評價。
五郎的掙扎不至於此。
他是個海祗島人,只需要做對海祗島正確的事情。
這件事情對旁人正確與否,是正義還是非正義的,對他而言毫無價值。
戰爭之中,生命通常被進行權衡。
比如為了達成某一個目的,正面戰場上的諸多兵士往往被上官要求堅守。
他們的堅守其實就是為了給其餘的任務拖延時間,而他們的死亡也早就被考慮過了。
結果就是,只要能夠拖延一定的時間,他們的死亡就是有價值的。
無論是損傷慘重,還是全軍覆沒,對於全域性而言,這都是有價值的。
於是這項計劃被透過,得到了執行。
就戰爭本身而言,正確遠比正義更加重要。
因為勝利者有資格回望過去,為死去的人悲嘆。
而失敗者卻永遠沒有機會討論正義和正確。
但在戰爭之中活躍的永遠都是人。
犧牲應當得到尊重,卻並不值得鼓吹。
人們可以用犧牲換取勝利,但不能把犧牲當作常態的。
五郎並不能夠否認。
“我是統兵大將,我見慣了甲士們的生死。”
五郎放低了聲音,“我會告訴每一個兵士,告訴他們未來和希望。”
他抬起頭,“可我清楚,他們的命,其實就是三分之一個甲士。”
根本沒有什麼希望和未來。
反抗軍是沒有希望的。
除非雷電將軍自己這邊出了問題,否則人類要如何必然與神明對壘的未來之中尋找到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