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四十五章閆大善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五章閆大善人 (1 / 2)

李世民感覺李恪是在忽悠自己,不過他還是想聽聽:「那你來說說為什麼這個貨幣戰爭打贏了,大唐就能再上一個臺階。」

李恪笑笑說道:「首先從大唐境內來說,貨幣戰爭打的就是錢,輸了虧錢贏了賺錢。

咱們要是賺錢了,那就代表關東門閥世家虧錢了,他們失去了輿論工具,又失去了教育霸權,要是連錢都沒有了,他們還能嘚瑟什麼?

第二就是如果統一了貨幣穩定了幣值,銅錢全面流通,就可以取代布匹等一般等價物繁榮了經濟。

而且父皇就可以從以前的收稅的時候收各種物資的複雜計算中解脫出來,改為統一折算成銅錢繳稅,這節省了多少下層官員的辛苦。

也能讓他們少了上下其手的機會,收布匹有好有壞,糧食有新有舊,有飽滿有乾癟。

但是新錢不會,多少畝地該收多少一目瞭然,再也不用擔心入庫的東西不合格了。

如果稅收全部用銅幣,那麼運輸的成本也降低了,倉儲的成本也降低了。

以前運送布匹糧食等等東西抵稅,不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不同物品的儲存也是問題,稍有不慎,就會生蟲黴變。

而使用銅錢之後只需要找一個錢庫堆垛,就再也不用操心,哪怕即使受潮粘連,也可以回爐重鑄,不至於血本無歸。

第三要是打贏了貨幣戰爭,大唐的銅錢幣值穩定精美,藩國更會使用大唐錢幣而棄用自己的貨幣,那麼大唐的錢幣就成了世界貨幣,那好處就太多了。」

李世民皺眉:「這第一條第二條還好理解,第三條如何說?大唐本來就缺銅,鑄造銅錢不容易,現在自己都不夠用了,還讓藩國帶走,這怎麼會是好事?」

李恪解釋道:「現在大唐銅錢製造不易是因為缺銅和開採工藝耗費大引起的。

現在兒臣已經找到了三個大銅礦區,未來還會有更多銅礦被發現開採,如果不缺銅,咱們還怕別人使用麼?

而且經過改進之後採礦工藝也是能提高效率增加產量的,到時候採礦成本自然就下來了。

大唐的新幣幣值穩定,開採成本又降低,到時候鑄造一枚錢就能賺一半,父皇還怕藩國使用大唐的銅錢麼?

況且藩國的銅錢又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他們或者送來貨物,或者付出勞動,更或者拿自己國家的銅礦和銅幣來換,對方拿走的銅錢越多意為這留在大唐的貨物就越多。

就像父皇說的,銅錢飢餓了不能當糧食,天冷了不能當衣服,要著沒用,不如多生產東西。」

李世民這下子懂了:「你說的也對,如此這件事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李恪鬆了一口氣:「那就謝父皇了,這件事兒臣一定會慎之又慎,不會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啟動。」

李世民想了一下說道:「聽說小秦嶺那邊的金礦已經出黃金了?」

李恪點頭:「才剛剛開始開開採現在每天不過十幾兩的樣子,正在繼續建設礦區。」

李世民悄悄桌子:「那可要抓點緊吶,朕打算把登州金礦的事情也交給你來開採,所得的錢財一半用來修你說的馳道,一半用來修建大明宮。

太極宮酷熱,朕也不想一直睹物思人,如果有能力還是儘快把大明宮建好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