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三十章為盛世添磚加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章為盛世添磚加瓦 (1 / 2)

李恪為了緩解李世民的憂傷心情只能繼續跟他聊天:「那父皇明年打算幹嘛?」

李世民被問的愣了一下:「朕?朕還需要思考?治國嘛。」

李恪搖頭:「父皇,兒臣覺得這國家就跟人一樣,要有思想才能成事,就像秦為什麼六世之餘烈,偏偏到秦始皇的時候完成了大一統而不是在那之前也不是在那之後?

這個就是秦始皇從登基就要完成大一統,秦王朝的歷代祖先都想著完成問鼎中原的壯志了。

再說漢武帝,為什麼偏偏在他那個時候能夠滅匈奴?秦也能派蒙恬北築長城,卻匈奴六百餘里,使得他們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抱怨。

按照道理來說大秦的軍隊戰鬥力不比漢武帝的時候差,甚至還有過之,大秦的疆土那都是一點一點從犬戎身上打下來的,如果秦滅匈奴可能比漢武帝還有經驗。

但是偏偏漢武帝就幹成了,這就是因為漢武帝從小就立志要擊敗匈奴,敢明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就像父皇,您剛登基的時候突厥何其囂張,論國力論軍力突厥都強過大唐,但是大唐上下一心,立志雪恥,最後僅僅幾年的時間就攻滅匈奴讓他成為自己的牧奴。

這個就是國家的意志,您作為大唐的皇上,您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意志,您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讓君臣百姓有一個行為的動力,還要樹立一些小的目標,讓天下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父皇您至少要知道您打算幹嘛,然後一步一步的分解,想幹成這件事需要什麼條件,大唐還有哪些沒有達成,需要做些什麼幾年才能達成。

例如父皇要以攻滅吐蕃為志向,那麼就要計算需要多少兵力登上高原,需要準備多少物資,每年要有多少人上高原訓練適應,最後做好準備一戰而定乾坤。

就像父皇要滅高句麗,怎麼快速攻城拔寨,如果不能快速擊破敵人那又怎麼應對遼東的苦寒。

為什麼高句麗人能適應苦寒大唐軍隊不行,是不是需要從寒冷地區多徵兵,寒冷地區人口不足怎麼辦?是遷移人口還是鼓勵生育?

還有物資準備,船舶準備,高句麗多面臨海,既然陸路城池兼顧,那可不可以派船登陸從背後夾擊?要多少兵登陸才不會被高句麗各個擊破,什麼樣的船有多少才能保證這些人順利運到。

等等這些其實都可以做個計劃,然後一步一步的去實現。

例如我們可以編一個五年計劃,這五年大唐要幹什麼,每年要做到哪幾步五年後才能實現目標。

就像兒臣想修路,那明年要建哪些工廠準備,要派多少人勘探路線,要在什麼季節招募百姓既不耽誤農民生產又不影響工程進度。

道路這麼長肯定不能一年修完,那每年要修多少,要多少年完成,這些都需要提前計劃。

有了五年計劃,大唐就能按照一個目標穩步向前,父皇的雄心壯志也能一點點的變為現實。」

李世民聽完之後眼睛有點閃亮:「五年計劃麼?這是一個有趣的提法,朕會考慮的,不過大唐已經無敵,哪還有需要多年準備才能戰勝的敵人?」

李恪呵呵一笑:「真的無敵了麼?大唐還有很多問題,例如吐蕃,例如高句麗,例如北面的突厥草原,再例如西北的三十六國地區乃至更遠的中亞,還有西南的南詔諸部,交趾的生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