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二十二章 勸降阿悉結都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勸降阿悉結都曼 (3 / 3)

連著喊七遍,城頭亮白旗,老蘇本欲獨去,武康要求跟隨。說幾句廢話,便聯袂而行,來到城門外,抬頭望女牆。大概五分鐘,都曼酋長現身,身披精鐵盔甲,全副武裝的樣子。

老蘇雙手行禮,向城頭喊話:“我們師徒倆,沒有披戰甲,也沒帶武器,足以顯示誠意。俟斤心知肚明,不出三日功夫,馬堡城必破。為免再造傷亡,蘇某特來相勸,還請出城受降。”

都曼不言語,老蘇繼續道:“蘇某出征前,聖人給出旨意,只要俟斤投降,可保身家性命。蘇某在此承諾,平安帶你回京,也在聖人面前,為你求情開脫。”

長時間沉默,城頭傳來回應:蘇將軍的品性,都曼早有耳聞,然關係身家性命,不敢貿然相信。蘇將軍請回,阿悉結數萬勇士,將與我死戰到底,不怕城破人亡。

死鴨子嘴硬,武康欲開口,被蘇定方攔住,他繼續勸降:“俟斤大勢已去,何必自欺欺人,負隅頑抗到底,只會徒增殺孽。三軍將士俱在,我又豈敢食言?我身邊的少年,是武皇后的胞弟,可以為我作證。”

城頭再次靜音,師徒相視而笑,已經成功六成。武康輕咳,再加把火:自賀魯亂西域,貴部連年征戰,深受戰火荼毒。繼續耗下去,實力肯定大減,五弩失畢最強部,必然拱手讓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請三思。

意思很明顯,阿悉結實力大減,不用大唐出手,虎視眈眈的周圍,會趁火打劫的。投降接受庇護,儲存部落實力,才能東山再起。以都曼的聰明,應該深以為然,勸降成功九成。

半刻鐘左右,城頭下吊籃,都曼喊話:單憑口說,不足為據,誠心勸降,請立字據。若二位蓋手印,都曼馬上自縛,隨你們去長安,向陛下磕頭請罪。

大功告成啦,都曼很識抬舉,師徒倆會心笑。確定下眼神,武康翻身下馬,大步走到牆根。左手拿匕首,右手拿字據,回到戰馬邊,交給蘇定方。

老蘇一目數行,拔出短匕首,割拇指摁指印。武康接來紙,差點笑出聲,文書裡寫道:蔥山安撫使蘇定方,左領左右府,中郎將武變之,共同曉諭陛下旨意,投降可免死罪。

懶得費唇舌,割破左拇指,摁上血指印。走到城牆根,文書放吊籃,匕首壓上面,輕輕扯繩子。等吊籃升起,再次回到馬前,攙蘇定方下馬,等待都曼投降。

不知過了多久,城門緩緩開啟,都曼五花大綁,頹然走出城門。後跟大隊人馬,都沒佩戴兵器,個個神情落寞。都曼來到馬前,單漆跪倒在地。他身後的年輕人,雙手捧著短箭,恭敬遞過來。

武康接短箭,是五弩失畢信物,類似尚方寶劍。暫時帶回京城,朝廷經過研究,冊封新的俟斤,應該是都曼子嗣。新俟斤接公文,帶著某個子嗣,前去京城受封。

子嗣留京為官,其實就是人質,俟斤重回蔥嶺,繼續統領阿悉結。至於都曼酋長,死罪可以免,活罪逃不掉。封個閒散職位,軟禁在府邸裡,苦中作樂去吧。

老蘇親自攙扶,親手給他鬆綁,煞有介事道:“俟斤不必如此,快快起來說話。變之現在回去,牽匹好馬過來,吩咐斥候去碎葉,提前準備馬車。”

您也是老戲骨,武康不聽令,跨上鬥驄馬,踩馬鐙直立,提高聲音喊:“諸位兄弟,阿悉結歸附,戰爭已經結束。咱們可以回家,繼續抱婆娘嘍,盡情的歡呼吧,楚神客送馬。”

聲音傳出老遠,前方衛士呼應,振臂高呼萬勝。其餘三城門衛士,很快聽到歡呼,明白什麼意思,紛紛遙相呼應。慶祝直衝霄漢,武康熱血澎湃,終於結束了,那麼多努力,就為這一天。

楚神客牽馬過來,武康攙扶都曼,扶他坐上馬背。提高聲音,吩咐老楚:“此去京城,你照顧俟斤,不許苛待半分。再派錢順和平郎,提前去碎葉城,準備最好的馬車,再找四名婢女。”

待遇比賀魯強,都曼抱拳道謝。王子阿史那元爽,帶崑陵都護府人馬,開進馬堡城駐紮,接管阿悉結部落。至此以後,西突厥五弩失畢,盡歸彌射管轄。

老蘇傳令撤軍,部隊快速集結。拔營收拾東西,押著俟斤都曼,前往碎葉城。武康望向老蘇,不禁心悅誠服,兩次勞師遠征,兩擒敵方大酋。太振奮人心,您老是個偉人,收下我的膝蓋。

從顯慶三年至今,靠著人腿和馬腿,兩次萬里大遠征。從北方金山,打到伊麗水,打到碎葉水,打到千泉地,石國生擒賀魯。最後到馬頭川,平定阿悉結都曼,蔥嶺以西,盡歸大唐。此舉宣示著,唐政府對西突厥,開始全面控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