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二十二章 勸降阿悉結都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勸降阿悉結都曼 (2 / 3)

身上黃金戰甲,提供最好防禦,格擋無數利箭。全身唯一要害,是額頭下的臉,這麼小的面積,若被弓箭射中,怪自己倒黴吧。尋思回到京城,找將作監老杜,量臉鍛造面具。到時扣在臉上,只露眼和嘴,武裝到牙齒。

半個時辰左右,三次強攻結束,中軍鳴金收兵,衛士收攏屍首。武康揉搓胳膊,緩解肌肉痠痛,見到傷亡慘重,不禁喟然嘆息。最難打的戰爭,就是攻城戰,不知李淳風他們,有沒有搞出火藥。

希望有生之年,見到火炮問世,那等攻城利器,能銳減袍澤傷亡。騎馬回到軍中,卸去黃金戰甲,三杯酒下肚,漸漸放寬心。提著紅高粱,去老蘇營帳,爺倆喝幾杯。

老蘇愁眉苦臉,放下酒杯說:“我軍輕裝簡行,沒有足夠工具,可造器械不多。單憑雲梯和衝車,是遠遠不夠的,若強攻馬堡城,傷亡恐怕更大。”

武康深以為然,卻也無可奈何,撓撓頭說道:“攻城沒捷徑,只能拿命填。我軍的糧草,能堅持半月,不知對方能堅持多久。若他糧草不足,可以圍而不打,熬到山窮水盡,自然出城投降。”

蘇定方搖頭:“都曼早有準備,守城器物雖不足,糧草輜重會很多。你們破六道防線,沒繳獲太多,城中儲備充足啊。咱們熬不過,必須繼續強攻。”

這就頭疼了,武康開動腦筋,深思熟慮許久,還是無計可施。給老蘇滿上,和他走兩杯,說出自己建議:“降兵傷亡過大,可能出現異心。學生竊以為,要增加漢兵數量。譬如說千人團,漢兵回鶻和突厥,最好平均抽取。”

蘇定方苦笑:“此乃權宜之計,無論哪族士兵,哪怕阿悉結部,也要避免更多死亡。咱們此行目的,是安撫平叛,讓阿悉結歸附,並非趕盡殺絕。”

意思不言而喻,他想勸降都曼,難度相當大啊。斟酌片刻,小聲說道:“唐律疏議規定,反叛是十惡不赦,都曼難逃一死。他也心知肚明,所以頑抗到底,除非有赦免聖旨。”

看向蘇定方,言辭鑿鑿道:“若勸都曼投降,最起碼的條件,或者說根本條件,是保障他的生命。學生敢問恩師,大軍開拔之前,聖人可有免死旨意?”

老蘇無奈搖頭:“沒有明確旨意,許我便宜行事,可都曼的生死,不能便宜行事。變之你說說,我若許下承諾,饒恕都曼不死,會有什麼後果,聖人會同意嗎?”

長時間的沉默,武康連喝悶酒,良久開口回話:“你若私許承諾,至少七成可能,都曼開城投降。羈押他回京,金殿跪求聖人,聖人會同意的。因遼東戰事將起,他迫切需要你,會保全你的信義。”

蘇定方點頭,武康卻搖頭:“可對您來說,不是件好事。您是我朝降將,早年數敗唐軍,是以太宗不重用。您是庶族出身,滿朝文武百官,真正尊敬您的,恐怕屈指可數。”

師徒倆共飲,蘇定方苦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為師省的。前年生擒賀魯,今年平定都曼,同僚大多嫉妒。若聖人因為我,再赦都曼不死,他們不僅嫉妒,還會聯合排擠。”

正是這個道理,男人的嫉妒心,比女人更可怕。武康斟滿酒,苦口婆心勸:“討伐賀魯之前,您跟隨程咬金,五百騎兵破敵營,招來王文度的嫉妒,導致無功而返。前車之鑑,尚且不遠,請您三思。”

蘇定方頷首:“變之說的對,當初收你為徒,也是這個原因。結果很不錯,因皇后的關係,許敬宗和李義府,與我關係親密。兩人聖眷正隆,會幫我說話的,你就放心吧。”

武康不置可否,繼續言辭鑿鑿:“他們是庶族出身,與您同病相憐,自然互相幫襯。可那倆真小人,都視財如命,不會幫您太多。現在我和女兄,也是如履薄冰,不能幫你太多。若執意保都曼,肯定受排擠,得不償失啊。”

老蘇爆出笑聲,神情很欣慰,拍愛徒肩膀說:“有你這番話,徒弟沒白收。老夫快七十了,已是風燭殘年,隨便他們嫉妒,隨便們排擠,都無所謂的。”

見他打定主意,武康不再贅言,心中只有佩服。為了少死袍澤,明知後果不好,還毅然決然,我肯定做不到。很想告訴他,沒危言聳聽,歷史就是如此。

將來你病逝前線,李九根本不知情,是從別處聽說的。他頗為悲傷痛惜,責備侍臣道:蘇定方對國家有功,按例應當褒獎封贈,卿等不說,致使死後,榮寵未能及時頒下。

我的老師啊,由此可見得,排擠有多慘。甚至病逝後,他們也不罷休,與你不和的劉仁軌,拜相兼修國史。你的很多戰績,包括烏海之戰,都被他刪去了。更可笑的是,你被無良文人,黑出了銀河系,已經遺臭千年。

見事已至此,多說也無益,兩人離開營帳。老蘇傳令三軍,全部後退一里,然後整齊喊話:阿悉結部都曼,蔥山安撫使求見,可否城頭對話?若是同意,請亮白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