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十三章 平壤道行軍總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三章 平壤道行軍總管 (1 / 3)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秋九月初五,辰時三刻。

遼東傳來戰報,大唐的遠征軍,取得重大勝利。營州都督高侃,右金吾將軍龐同善,在大遼水東岸,大破高句麗兵。斬首八千餘級,俘虜兩萬餘眾,大軍繼續東進。

莫離支泉男生,率領他的衛隊,與龐同善會師。李治頒佈詔書,詔封其為特進,文散官正二品。封遼東大都督,平壤道安撫使,爵封玄菟郡公。詔令契苾何力,節制諸道總管,繼續揮師東進。

武康得此訊息,樂的仰天長笑,此乃旗開得勝。兩軍成功會師,軍事行動順利,戰爭可以繼續。朝廷再傳政令,動員各地府兵,十六衛諸將軍,全部回京待命。

河北道諸州縣,就是黃河以北,秋糧暫停運京。詔令全國諸州,暫停秋糧運輸,所有戰備藥材,優先運輸東都。龐大的戰爭機器,有條不紊運轉,兵臨平壤城下,不再遙不可及。

朝廷中樞皆知,高句麗的內亂,泉男生的內附,千載難逢之機。如果錯失良機,再想平定遼東,絕對難於登天。滿朝文武百官,一時團結空前,勁都往一處使。甚至有人提議,司空李勣出山,主持遼東大局。

武康比較悲催,包括敬宗在內,沒人敢舉薦他。李治比較無恥,不顧內弟健康,命令照常上班。每天穿著盔甲,配備全部唐刀,站崗值班內宮。真想毛遂自薦,乃翁也是將軍,也想出徵遼東。

九月二十五日,噩耗從天而降,令他措手不及。廣平郡開國公,金紫光祿大夫,劉祥道卒於家中。縱觀他的人生,平凡而又傳奇,仕途順風順水。

早年門蔭入仕,襲爵樂平縣男,累遷黃門侍郎。進爵陽城縣侯,遷任刑部尚書,龍朔三年拜相。被上官儀牽涉,罷黜右相之職,遷司禮太常伯。組織封禪事宜,朝廷特別恩准,進爵廣平郡公。

期間宴請武康,給出保命警示,楚魏不可同食。後來讖語應驗,武康服毒避禍,祥道嚇尿辭官。李治批准辭呈,授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文散官,致仕頤養天年。

可天公不作美,落個無疾而終,享年七十一歲。李治失聲痛哭,追贈幽州都督,並賜諡號曰宣。其嫡子劉齊賢,現在官拜侍御史,承襲劉祥道爵位。同時傳下制令,五品以上官員,都去劉家哭喪。

武康身在其中,因為那句提醒,也很感激祥道。於是找到王勃,花錢買篇祭文,前去劉府弔喪。王勃那兔崽子,竟要價三十貫,比之前貴兩倍,聲稱只要舊錢。

不禁嗤之以鼻,成為初唐四傑,這小子膨脹了。欺負我墨水少,拿我當冤大頭,等著穿小鞋吧。其實也不怪他,通貨膨脹鬧的,鬥米漲破百文。商賈不認新錢,乾封泉寶貶值,開元通寶暴漲。

劉祥道喪事上,武康聲情並茂,郎朗背誦祭文。果然不同凡響,加劇悲傷氣氛,齊賢哭的更兇。能得王勃祭文,劉祥道老先生,也算不枉此生。

在吃大鍋菜時,劉府部曲湊近,壓低聲音傳話:郎君轉告楚公,囤糧低買高賣,致使糧價飛漲。公大發國難財,百姓更加艱辛,實非忠臣所為。

再次嗤之以鼻,拉倒吧大兄弟,我可不是忠臣。你父正值熱喪,你還關心國事,說你什麼好呢。思考半分鐘,讓部曲回話:你這樣告訴他,沒有我的囤積,糧價漲的更高。

部曲行禮離開,許敬宗湊過來,吐出勁爆訊息:劉祥道老先生,也是囤糧會員,投資三千多貫。而劉齊賢此人,行事剛直方正,深得聖人青睞。變之不要介懷,他就是這號人,再給你說個事。

聽完敬宗講述,武康暗暗點贊,這是個鐵憨憨。提拔進京之前,官居晉州司馬,為官鐵面無私。有次李治打獵,順口提到晉州,特產優良鷹鷂。有人拍馬屁說,齊賢今為司馬,令他捕獵進獻。

李治立刻訓斥,難道你們認為,晉州司馬齊賢,是捉鷹鷂的人?如果我傳制令,他不會獻鷹鷂,會獻十本諫疏。如果我不服軟,他會跑來京城,跪在宮外死諫。

感覺十分慶幸,幸虧祥道參與,挖牆角的行動。否則這鐵憨憨,肯定上疏彈劾,後果不堪設想。以李九的德行,極可能黑吃黑。一紙製令下達,乖乖的上繳吧,本錢都得賠進去。

喪事結束之後,開始度日如年,正常工作之餘,密切關注遼東。趙聲數次彙報,婺州六千浙兵,已經急不可耐。隔三差五詢問,武都督何時來,何時開往遼東?

武康也很著急,媚孃的枕邊風,好像失去作用。李治那個混蛋,總是避重就輕,總是不提出徵。被媳婦問煩了,便用廢話搪塞:媚娘不要心急,我心中有數的,待到萬事俱備,他不想去也得去。

九月熬到臘月,初一熬到十八,含元殿大朝會上,終於有了好訊息。李治重拳出擊,決定傾國之力,一舉蕩平遼東。完成太宗皇帝,臨終前的遺願,證明他比他爹牛。

開府儀同三司,司空英國公李勣,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任遼東安撫大使。七十一歲的李勣,大唐真正的帥才,老驥伏櫪再出徵。有此可知朝廷,對於遼東戰役,是多麼的重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